“虞帝不歸秋自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虞帝不歸秋自晚”全詩
虞帝不歸秋自晚,滿江煙雨泣湘娥。
分類:
《墨竹》卓敬 翻譯、賞析和詩意
《墨竹》是明代作家卓敬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洞庭的樹木落下,水面上泛起漣漪,
月亮斜斜地進入窗戶,露水多得能看見。
虞帝不歸,秋天自然晚來,
滿江的煙雨中,湘娥在哭泣。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詞開篇描繪了洞庭湖畔的景象,樹木落葉,水面波瀾起伏,給人一種秋天即將結束的感覺。接著,詩中提到月亮斜斜地進入窗戶,露水多得能夠看見,突出了秋夜的清涼和濕潤。這些景物的描繪使讀者感受到了秋天的深沉和凄美。
詩的第三句“虞帝不歸,秋自晚”表達了作者對虞帝的思念和期待。虞帝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個人物,象征著帝王的歸來和國家的繁榮。作者通過虞帝的不歸,表達了對國家昔日盛世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失望。同時,詩中的“秋自晚”也有著秋天漸漸過去的暗示,暗示著時光流轉、歲月無情的主題。
最后兩句“滿江煙雨泣湘娥”表現了作者對湖南的思念和愁苦之情。湘娥是湖南的別稱,也是湖南神話中的一個女子形象,象征著湖南的美麗和悲傷。作者借用湘娥的形象,將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湖南這片土地上,表達了對故鄉的眷戀和對逝去時光的惋惜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秋天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神話人物,抒發了作者對國家昔日繁榮的惋惜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詞以凄美的筆觸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現實變遷的感慨,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湖南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
“虞帝不歸秋自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ò zhú
墨竹
dòng tíng mù luò shuǐ shēng bō, yuè rù xié chuāng lù qì duō.
洞庭木落水生波,月入斜窗露氣多。
yú dì bù guī qiū zì wǎn, mǎn jiāng yān yǔ qì xiāng é.
虞帝不歸秋自晚,滿江煙雨泣湘娥。
“虞帝不歸秋自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