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雨后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鄉愁雨后重”全詩
秋衣下風露,夕草亂芙蓉。
世故尊前盡,鄉愁雨后重。
徘徊望北斗,明月照千峰。
分類:
作者簡介(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學家。字子相,號方城山人。興化(今屬江蘇興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將宗澤后人。嘉靖二十九年進士,由刑部主事調吏部,以病歸,筑室百花洲上,讀書其中,后歷吏部稽勛員外郎,楊繼盛死,臣賻以金,為嚴嵩所惡,出為福建參議,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卒官。詩文主張復古,與李攀龍等齊名,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報劉一丈書》,對當時官場丑態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秋夜顧二丈來集》宗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夜顧二丈來集》是明代宗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少別已殘暑,
相看失舊容。
秋衣下風露,
夕草亂芙蓉。
世故尊前盡,
鄉愁雨后重。
徘徊望北斗,
明月照千峰。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夜的場景。詩人與顧二丈(可能是詩人的友人或知己)久別重逢,但彼此相互審視時,發現彼此已經有了些許改變。秋衣下的風露使兩人感到涼意,夜晚的草地上芙蓉花亂糟糟地散亂開來。在這個世俗的場合中,兩人都感到了一種鄉愁的情感,仿佛雨后的鄉愁變得更加沉重。詩人徘徊間仰望北斗星,明亮的月光照耀著千峰山巒。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秋夜相逢的情景,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變化和情感的復雜性。詩人用幾個簡短的詞句,展示了自然界的變化與人心的變遷。秋夜的涼意、夜晚的草地和花朵,以及北斗星和明亮的月光,都構成了詩人內心情感的映照。詩人借助這些景物,表達了對友情、鄉愁和世俗之事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詩詞情感飽滿,意境清幽,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將人的情感內核與自然相融合。詩人通過對友情和彼此關系的觀察,以及對世俗和鄉愁的思考,表達了對人生變遷和情感變化的感慨。這首詩詞以簡練的文字,展示了中國古代詩詞的特色,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意義。
“鄉愁雨后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yè gù èr zhàng lái jí
秋夜顧二丈來集
shǎo bié yǐ cán shǔ, xiāng kàn shī jiù róng.
少別已殘暑,相看失舊容。
qiū yī xià fēng lù, xī cǎo luàn fú róng.
秋衣下風露,夕草亂芙蓉。
shì gù zūn qián jǐn, xiāng chóu yǔ hòu zhòng.
世故尊前盡,鄉愁雨后重。
pái huái wàng běi dǒu, míng yuè zhào qiān fēng.
徘徊望北斗,明月照千峰。
“鄉愁雨后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上聲二腫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