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塞豈無胡馬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關塞豈無胡馬策”全詩
愁邊鴻雁中原去,眼底龍蛇畏路多。
關塞豈無胡馬策,江湖真負楚漁歌。
衣裳歲暮吾將換,好與青山長薜蘿。
分類:
作者簡介(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學家。字子相,號方城山人。興化(今屬江蘇興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將宗澤后人。嘉靖二十九年進士,由刑部主事調吏部,以病歸,筑室百花洲上,讀書其中,后歷吏部稽勛員外郎,楊繼盛死,臣賻以金,為嚴嵩所惡,出為福建參議,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卒官。詩文主張復古,與李攀龍等齊名,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報劉一丈書》,對當時官場丑態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除前錢惟重夜至》宗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除前錢惟重夜至》是一首明代宗臣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朔雪千門擁騎過,
西風搖落罷鳴珂。
愁邊鴻雁中原去,
眼底龍蛇畏路多。
關塞豈無胡馬策,
江湖真負楚漁歌。
衣裳歲暮吾將換,
好與青山長薜蘿。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述冬夜的景象,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詩中以自然景物和歷史背景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和個人境遇的思考。
賞析:
首先,詩的開頭兩句“朔雪千門擁騎過,西風搖落罷鳴珂”描繪了寒冷的夜晚,形容了北方邊關的荒涼景象。朔雪象征著北方的嚴寒,千門擁騎過則暗示著朝廷的權力和軍隊的威嚴。西風搖落罷鳴珂中的搖落和罷鳴珂都是對歲月流轉的暗示,表達了時間的不可逆轉和事物的消逝。
接著,下兩句“愁邊鴻雁中原去,眼底龍蛇畏路多”展現了鴻雁南飛的景象。鴻雁是古代常見的遷徙鳥類,這里用來象征離散和遷徙,反映了人事的變遷和離別之苦。眼底龍蛇畏路多則揭示了歷史長河中的艱辛和困境。
接下來的兩句“關塞豈無胡馬策,江湖真負楚漁歌”表達了對歷史的反思。關塞指邊塞之地,胡馬策指戰亂頻發,暗示了邊疆的動蕩和戰亂。江湖指的是社會風波,楚漁歌則是楚國的民歌,揭示了江湖之間的紛爭和社會的動蕩。
最后兩句“衣裳歲暮吾將換,好與青山長薜蘿”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個人境遇的思考。衣裳歲暮吾將換中的歲暮意味著時光的流逝,換衣裳則暗示著換取新的人生階段。好與青山長薜蘿則是表達了對自然的向往,希望能夠與寧靜美麗的自然環境相伴。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歷史背景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同時,通過對國家命運和個人境遇的思考,反映了對社會動蕩和個人命運的反思,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的向往。
“關塞豈無胡馬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ú qián qián wéi zhòng yè zhì
除前錢惟重夜至
shuò xuě qiān mén yōng qí guò, xī fēng yáo luò bà míng kē.
朔雪千門擁騎過,西風搖落罷鳴珂。
chóu biān hóng yàn zhōng yuán qù, yǎn dǐ lóng shé wèi lù duō.
愁邊鴻雁中原去,眼底龍蛇畏路多。
guān sài qǐ wú hú mǎ cè, jiāng hú zhēn fù chǔ yú gē.
關塞豈無胡馬策,江湖真負楚漁歌。
yī shang suì mù wú jiāng huàn, hǎo yǔ qīng shān cháng bì luó.
衣裳歲暮吾將換,好與青山長薜蘿。
“關塞豈無胡馬策”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