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暗煙濃草色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露暗煙濃草色新”全詩
可憐漁歌父重來訪,只見桃花不見人。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桃源》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桃源》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露暗煙濃草色新,
一翻流水滿溪春。
可憐漁歌父重來訪,
只見桃花不見人。
詩意:
這首詩以桃源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幽靜而美麗的山水之地。在清晨,露水尚未散去,煙霧繚繞,草色嫩綠,給人一種新鮮的感覺。河水泛起漣漪,流水潺潺,給整個山谷帶來了春天的氣息。然而,詩中可憐的漁歌父親重回這個地方,卻只看到了盛開的桃花,卻不見人影。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桃源的描繪,展現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世外桃源。詩人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如“露暗煙濃”和“草色新”,生動地展示了清晨的景色。流水滿溪,流動的畫面給人帶來春天的氣息,營造了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
然而,詩中的轉折點出現在最后兩句。詩人描述了一個可憐的漁歌父親,他重回桃源,卻只看到了盛開的桃花,卻沒有看到人。這種對人與自然的對比突出了桃源的幽靜和人跡罕至的特點,給人一種離世的感覺。詩中的漁歌父親可能象征著現實世界中的游子,他來到桃源,希望尋找安寧和寧靜,但卻發現那里只有美麗的自然景色,卻沒有人類的痕跡。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以及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理想世界和人與自然和諧的向往。李白以簡潔而形象的語言,展示了他對桃源的獨特感悟,使讀者在閱讀中領略到了一種超凡脫俗的美感和追求。
“露暗煙濃草色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o yuán
桃源
lù àn yān nóng cǎo sè xīn, yī fān liú shuǐ mǎn xī chūn.
露暗煙濃草色新,一翻流水滿溪春。
kě lián yú gē fù chóng lái fǎng, zhī jiàn táo huā bú jiàn rén.
可憐漁歌父重來訪,只見桃花不見人。
“露暗煙濃草色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