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疊春山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岸疊春山色”全詩
乘流興無極。
漾楫怕鷗驚。
垂竿待魚食。
波翻曉霞影。
岸疊春山色。
何處浣紗人。
紅顏未相識。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姑孰溪》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姑孰溪》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愛此溪水閑,
乘流興無極。
漾楫怕鷗驚,
垂竿待魚食。
波翻曉霞影,
岸疊春山色。
何處浣紗人,
紅顏未相識。
中文譯文:
我喜愛這條寧靜的溪水,
乘著水流心情無限暢快。
蕩起船槳怕驚飛的鷗鳥,
垂下魚竿等待魚兒上鉤。
水波翻滾映照著晨曦的霞光,
岸邊的山巒疊起春天的色彩。
不知何處有一個洗衣的姑娘,
我尚未與她相識,不知她的容顏如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李白對于自然環境的喜愛和對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詩中的姑孰溪是李白所鐘愛的一處水道,他贊美溪水的寧靜和舒適,通過漂流在水上,他的心情也變得愉悅無比。同時,他在船上垂下釣竿,期待著魚兒咬鉤,表達了對自然世界的親近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
詩中的波翻曉霞影和岸疊春山色描繪了早晨的美景,展現了大自然的宏偉和壯麗之處。這些景色與李白內心的愉悅相互映襯,營造出一幅和諧而美麗的畫面。
最后兩句表達了李白對于一位洗衣的姑娘的渴望,他希望能夠與她相識,但他并不知道她的容貌和身份。這種未知的感覺增加了詩中的神秘和浪漫情調。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表達了李白對于自然的熱愛和對未知事物的向往。詩人通過描繪寧靜的溪水、美麗的山色和朝霞,將讀者帶入一個宛如仙境般的環境中。這首詩以其清新和愉悅的氛圍,展現了李白詩歌中常見的豪放和浪漫主題。
“岸疊春山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ū shú xī
姑孰溪
ài cǐ xī shuǐ xián.
愛此溪水閑。
chéng liú xìng wú jí.
乘流興無極。
yàng jí pà ōu jīng.
漾楫怕鷗驚。
chuí gān dài yú shí.
垂竿待魚食。
bō fān xiǎo xiá yǐng.
波翻曉霞影。
àn dié chūn shān sè.
岸疊春山色。
hé chǔ huàn shā rén.
何處浣紗人。
hóng yán wèi xiāng shí.
紅顏未相識。
“岸疊春山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