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盡凋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物盡凋落”全詩
萬物盡凋落。
浮云蔽頹陽。
洪波振大壑。
龍鳳脫罔罟。
飄搖將安托。
去去乘白駒。
空山詠場藿。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古風其四十五》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古風其四十五》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八荒馳驚飚。
萬物盡凋落。
浮云蔽頹陽。
洪波振大壑。
龍鳳脫罔罟。
飄搖將安托。
去去乘白駒。
空山詠場藿。
中文譯文:
風暴橫掃八方。
萬物都凋零。
浮云遮住衰敗的太陽。
巨浪震動大峽谷。
龍鳳逃離束縛。
搖擺中將找到安慰。
離去,乘坐白色戰馬。
孤山中吟詠茂盛的藿草。
詩意和賞析:
《古風其四十五》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以古風的形式表達了一種豪情壯志和對自然世界的抒發。
詩中描述了自然界的景象和變化。八荒馳驚飚,形容風暴橫掃八方,表達了自然界的狂猛和無窮的力量。萬物盡凋落,描繪了秋天的景象,萬物逐漸凋零,生機消退。浮云蔽頹陽,暗指陰云遮住太陽,寓意著人們面臨困境和挫折的時候。
洪波振大壑,形容巨浪震動大峽谷,表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澎湃的力量。龍鳳脫罔罟,意味著龍鳳逃離了束縛,象征著人們追求自由和超越困境的渴望。飄搖將安托,描述了人們在動蕩不安中尋求安慰和依靠的心態。
最后兩句“去去乘白駒,空山詠場藿”,表達了詩人的豪情壯志和追求。乘白駒離去,象征著離開塵世的束縛,追求更高的境界。空山詠場藿,以空山寓意著詩人獨自追求理想的境地,詠唱茂盛的藿草,寓意著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追求。
整首詩以短小精煉的語言描繪了自然界的變化和人類精神的追求,展示了李白豪放的情感和對自由、理想的向往,具有濃厚的古風色彩和唐代詩人的特點。
“萬物盡凋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fēng qí sì shí wǔ
古風其四十五
bā huāng chí jīng biāo.
八荒馳驚飚。
wàn wù jǐn diāo luò.
萬物盡凋落。
fú yún bì tuí yáng.
浮云蔽頹陽。
hóng bō zhèn dà hè.
洪波振大壑。
lóng fèng tuō wǎng gǔ.
龍鳳脫罔罟。
piāo yáo jiāng ān tuō.
飄搖將安托。
qù qù chéng bái jū.
去去乘白駒。
kōng shān yǒng chǎng huò.
空山詠場藿。
“萬物盡凋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