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蠹花不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桂蠹花不實”全詩
蝕此瑤臺月。
圓光虧中天。
金魄遂淪沒。
螮蝀入紫微。
大明夷朝暉。
浮云隔兩曜。
萬象昏陰霏。
蕭蕭長門宮。
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實。
天霜下嚴威。
沈嘆終永夕。
感我涕沾衣。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古風其二》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古風其二》
蟾蜍薄太清。
蝕此瑤臺月。
圓光虧中天。
金魄遂淪沒。
螮蝀入紫微。
大明夷朝暉。
浮云隔兩曜。
萬象昏陰霏。
蕭蕭長門宮。
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實。
天霜下嚴威。
沈嘆終永夕。
感我涕沾衣。
中文譯文:
蟾蜍受到絲毫的云遮,月亮失去了它在瑤臺上的光輝。圓月的光芒減弱了,沉入了天空的深處。金色月光最終消失了。
螮蝀進入了紫微星宿,大明夷的早晨光輝照亮了天空。浮云遮住了兩顆星辰,萬物顯得昏暗陰沉。
長門宮中凄涼寂靜。過去的時光已經不再存在。桂花凋謝,不再開放。寒霜嚴厲地降臨。
我沉思著,直到深夜。感動之情讓我淚水濕透了衣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通過描繪夜空中的景象,表達了時光流逝、歲月如梭的主題。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與人生的隱喻,展示了人們對光陰流逝和歲月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開篇描述了月亮受到云遮擋的景象,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光陰的消逝。接著,詩人用金魄沉沒的比喻表達了圓月光芒的減弱和消失,進一步強調了時光的無情和歲月的流逝。
下半部分詩句以紫微星宿和大明夷的早晨光輝為背景,形容了浮云遮擋星辰的景象,暗示了萬物顯得昏暗陰沉,象征著人們對時光流逝和歲月變遷的感嘆和無奈。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深夜沉思的情景,他感嘆時光流逝的無情,淚水濕透了衣袖,表達出對光陰逝去的無奈和悲傷之情。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載體,通過描繪月亮、星辰和云霞等景象,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歲月變遷的思考和感慨。詩意深邃,表達了人們對光陰流逝的無奈和對時光的珍惜。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寧靜、凄美的意境,使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共鳴和思考。
“桂蠹花不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fēng qí èr
古風其二
chán chú báo tài qīng.
蟾蜍薄太清。
shí cǐ yáo tái yuè.
蝕此瑤臺月。
yuán guāng kuī zhōng tiān.
圓光虧中天。
jīn pò suì lún mò.
金魄遂淪沒。
dì dōng rù zǐ wēi.
螮蝀入紫微。
dà míng yí zhāo huī.
大明夷朝暉。
fú yún gé liǎng yào.
浮云隔兩曜。
wàn xiàng hūn yīn fēi.
萬象昏陰霏。
xiāo xiāo cháng mén gōng.
蕭蕭長門宮。
xī shì jīn yǐ fēi.
昔是今已非。
guì dù huā bù shí.
桂蠹花不實。
tiān shuāng xià yán wēi.
天霜下嚴威。
shěn tàn zhōng yǒng xī.
沈嘆終永夕。
gǎn wǒ tì zhān yī.
感我涕沾衣。
“桂蠹花不實”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