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悲執杯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銜悲執杯酒”全詩
薄宦夫何有。
來往本無歸。
別離方此(一作正)受。
柳色藹春余。
槐陰清夏首。
不覺御溝上。
銜悲執杯酒。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資圣寺送甘二》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資圣寺送甘二》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浮生信如寄。
薄宦夫何有。
來往本無歸。
別離方此(一作正)受。
柳色藹春余。
槐陰清夏首。
不覺御溝上。
銜悲執杯酒。
詩意:
這首詩以送別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別離的感受和對浮生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春天的柳樹和夏天的槐樹,以及自然景色中的御溝,表達了他在離別中感到的悲傷和無奈。他將人生比作一封無法回信的信件,自己的身份地位微薄,往來行走本就沒有歸宿,只有在別離的瞬間才能真正感受到這種無常和離愁。
賞析:
這首詩字數不多,卻通過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詩人以浮生信如寄的比喻,將人生比喻為一封無法回信的信件,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無法預測的變化。詩中的薄宦夫指的是詩人自己,表達了他對自身地位的自嘲和無奈。詩人雖然身處宦海,卻感受到了別離的痛苦,離別的時刻才是他真正體驗到人生無常的時刻。
詩中的柳色藹春余和槐陰清夏首描繪了春夏時節的美景,展示了自然界的繁榮和變化。然而,詩人并沒有沉浸在美景中,而是在御溝上感受到了離愁和悲傷。最后一句銜悲執杯酒,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悲傷情緒和對別離的無奈。整首詩通過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離愁,體現了王維詩歌中常見的禪意和哲理思考。
“銜悲執杯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ī shèng sì sòng gān èr
資圣寺送甘二
fú shēng xìn rú jì.
浮生信如寄。
báo huàn fū hé yǒu.
薄宦夫何有。
lái wǎng běn wú guī.
來往本無歸。
bié lí fāng cǐ yī zuò zhèng shòu.
別離方此(一作正)受。
liǔ sè ǎi chūn yú.
柳色藹春余。
huái yīn qīng xià shǒu.
槐陰清夏首。
bù jué yù gōu shàng.
不覺御溝上。
xián bēi zhí bēi jiǔ.
銜悲執杯酒。
“銜悲執杯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