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君問是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煩君問是非”全詩
籬間(一作中)犬迎吠。
出屋候荊(一作柴)扉。
歲晏輸井稅。
山村人夜歸。
晚田始家食。
余布成我衣。
詎肯無公事。
煩君問是非。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贈劉藍田》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劉藍田》是一首唐代詩歌,作者是王維。這首詩也有一種說法是盧象所作。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籬間犬迎吠,
出屋候荊扉。
歲晏輸井稅,
山村人夜歸。
晚田始家食,
余布成我衣。
詎肯無公事,
煩君問是非。
這首詩意蘊含深邃,賦予了平凡生活以哲理和思考。詩人描述了農村的景象和生活中的瑣碎細節,從而引發了對人生、社會和個人責任的思考。
詩的開頭描繪了在籬笆旁的犬只迎接著主人的歸來,展現了家居生活的平凡場景。接著,詩人候著荊扉(一種門)的打開,期待著家人的歸來,再次突出了家庭和家居生活的重要性。
隨后,詩人提到了歲晏輸井稅,指的是農村人在年底交納的井稅,暗示了農村人民勤勞的勞作和生活的辛苦。然后,詩人描述了夜晚山村人歸家的場景,突出了農村人民樸素而規律的生活。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在晚田之后才能享用家中的食物,強調了農村人民對于勞動和收獲的珍惜。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身上所穿衣物的來源,襯托出他樸素的生活方式,讓讀者感受到他對物質的淡泊。
最后兩句話則是詩人的自問,表達了他對于是否有公共事務的關注和對于是非問題的煩擾。這種煩惱和思考也是對于社會和個人責任的一種關注,使整首詩具有哲學意味。
這首詩通過描繪農村生活的細節,展示了詩人對于平凡生活中的人情世故、社會責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王維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將尋常的生活場景與哲學思考相結合,使這首詩具有了深遠的詩意和賞析價值。
“煩君問是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liú lán tián
贈劉藍田
yī zuò lú xiàng shī
〔一作盧象詩〕
lí jiān yī zuò zhōng quǎn yíng fèi.
籬間(一作中)犬迎吠。
chū wū hòu jīng yī zuò chái fēi.
出屋候荊(一作柴)扉。
suì yàn shū jǐng shuì.
歲晏輸井稅。
shān cūn rén yè guī.
山村人夜歸。
wǎn tián shǐ jiā shí.
晚田始家食。
yú bù chéng wǒ yī.
余布成我衣。
jù kěn wú gōng shì.
詎肯無公事。
fán jūn wèn shì fēi.
煩君問是非。
“煩君問是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