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云外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寥落云外山”全詩
迢遞舟中賞。
鐃吹發西江。
秋空多清響。
地迥古城蕪。
月明寒潮廣。
時賽敬亭神。
復解罟師網。
何處寄想思。
南風(一作搖)五兩。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孤寂的云在山外漂浮。
曲折的船中欣賞美景。
鐃鈸吹響在西江上。
秋天的天空回蕩著悅耳的聲音。
遠離的土地有古老的城蕪。
明亮的月光照耀著寒冷的潮水。
時光像敬亭山神一樣奔逐。
擺脫了罟師網的束縛。
思緒寄托在何處呢?
南風吹拂著五兩的身軀。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王維送別宇文太守前往宣城的情景。詩人用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自然景觀和人物情感,展示了唐代山水詩的特點。
詩中通過描繪孤寂的云、曲折的船和秋天的天空等自然景觀,傳達了離別時的寂寥和孤獨感。鐃鈸吹響在西江上,給整個畫面增添了一絲喧囂和熱鬧,同時也點綴了離別的場景。
詩中提到的敬亭山神是指敬亭山上的神像,它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詩人將時光與敬亭山神相比,表達了對流逝時光的感慨和無奈。
詩詞的結尾,詩人用南風輕拂的形象來寄托思緒,表達了對離別后友人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情景,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寥寥數語的抒發,傳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考和感慨。詩詞中的景物描寫細膩而生動,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離別時的情緒和氛圍。
詩詞中的敬亭山神形象巧妙地與時光相聯系,展示了詩人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它在詩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使整首詩詞更具有深遠的意義。
最后兩句詩以南風輕拂的形象作為詩人思念的寄托,給整首詩詞增添了一絲溫情和人情味,使讀者在感受離別的悲涼之余,也能體會到友情的珍貴和情感的溫暖。
總的來說,王維的《送宇文太守赴宣城》以簡練的語言、精練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唐代山水詩的魅力,使讀者在欣賞詩詞之余,也能感受到離別與思念的情感共鳴。
“寥落云外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ǔ wén tài shǒu fù xuān chéng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liáo luò yún wài shān.
寥落云外山。
tiáo dì zhōu zhōng shǎng.
迢遞舟中賞。
náo chuī fā xī jiāng.
鐃吹發西江。
qiū kōng duō qīng xiǎng.
秋空多清響。
dì jiǒng gǔ chéng wú.
地迥古城蕪。
yuè míng hán cháo guǎng.
月明寒潮廣。
shí sài jìng tíng shén.
時賽敬亭神。
fù jiě gǔ shī wǎng.
復解罟師網。
hé chǔ jì xiǎng sī.
何處寄想思。
nán fēng yī zuò yáo wǔ liǎng.
南風(一作搖)五兩。
“寥落云外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