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怎么讀 寥的意思

漢字 | 寥 |
---|---|
讀音 |
|
注音 | ㄌㄧㄠˊ |
部首 | [宀] 寶蓋頭 |
筆畫 | 總筆畫:14 部外:11 |
異體字 | 廫 ?? ?? ?? ?? ?? ? ??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BE5 |
其它編碼 | 五筆:pnwe 倉頡:jsmh 鄭碼:wdop 四角:30202 |
筆順編碼 | 44554154134333 |
筆順筆畫 | 丶丶フフ丶一フ丶一ノ丶ノノノ |
筆順名稱 | 點 點 橫撇/橫鉤 橫折 點 提 橫折 點 提 撇 捺 撇 撇 撇 |
寥字的意思
1.稀少:寥落。寥若晨星。
2.靜寂:寂寥。
3.空虛;空曠:寥廓。寥無人煙。
4.姓。
寥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寥
liáo ㄌㄧㄠˊ
稀少:寥寥無幾。寥落(稀少,冷落,如“疏星寥寥”)。寥若晨星。靜寂,空虛:寂寥。寥廓(高遠空曠)。英語 few, scarce; empty, deserted
德語 leer, leer stehend
法語 peu,silencieux
寥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寥 liáo
〈動〉
假借為“賴”。憑依;聊賴 [rely on]
上下不相寧,吏民不相寥。——《淮南子·兵略》。按,與國策民無所聊。
詞性變化
◎ 寥 liáo
〈形〉
(1) (本作廫。形聲。從宀( mián),本義:空虛;寂靜)
(2) 同本義 [empty;silent]
廫,空虛也。字亦作寥。——《說文》
乃入于寥天。——《莊子·大宗師》
猶焦明已翔乎寥廓。——司馬相如《難蜀父老》
今欲使天下寥廓之上。——《漢書·鄒陽傳》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老子》
恣心目之寥朗。——孫綽《游天臺山賦》
(3) 又如:寥朗(空虛明朗);寥天(道教的所謂虛無之境。即太虛);寥廓(空虛);寥然(寂靜的樣子);寥寥(空寂;孤單);寥闃(寂靜);寥天一(清靜無為的人入于寂寥,和無形的天合而為一)
(4) 冷清,冷落,寂寞 [lonely]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生。——唐· 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5) 又如:寥蕭;寥落(荒涼冷落);寥寞(冷清;孤單)
(6) 遼闊;空曠 [vast;broad]。如:寥宇(廣闊的天空);寥漢(遼闊的天空);寥泬(開闊清朗);寥廓(寬廣空闊;又形容度量的遠大)
(7) 稀少,稀稀拉拉 [few;scanty]
曉星正寥落。——謝元暉《京路夜發詩》
(8) 又如:寥梢(亦作“寥稍”。稀少);寥寥(形容數量很少)
(9) 深遠 [profound and lasting]
寥,深也。——《廣雅》
(10) 又如:寥邈(高遠;遙遠)
寥字的辭典解釋
冷清、寂靜。唐·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夜來去。」唐·王建〈故行宮〉詩:「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稀疏。如:「寥若晨星」。晉·周祇〈枇杷賦〉:「望之冥蒙,即之疏寥。」《文選·謝朓·京路夜發詩》:「曉星正寥落,晨光復泱漭。」唐·李善·注:「寥落,星稀之貌也。」
高遠、空曠。《楚辭·屈原·遠游》:「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
姓。如明代有寥貴。
康熙字典解釋
寥【寅集上】【宀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1畫
《廣韻》落蕭切《集韻》力交切《韻會》《正韻》憐蕭切,??音聊。《說文》空虛也。《玉篇》寂也,廓也。《莊子·大宗師》吾聞之??冥,??冥聞之參寥。《註》莊子僞立此名。《楚辭·九辯》寂寥兮收潦而水淸。
又《遠遊》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
又《廣韻》郞擊切《集韻》《韻會》郞狄切,??音歷。義同。《集韻》本作廫。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廫【卷九】【廣部】
空虛也。從廣膠聲。洛蕭切〖注〗臣鉉等曰:今別作寥,非是。文四十九重三
說文解字注
(廫)空虛也。從廣。膠聲。此今之寥字。洛蕭切。古音在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