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別楊柳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前有別楊柳枝”全詩
又復戲答
。
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飛向別人家。
誰能更學孩童戲,尋逐春風捉柳花。
分類: 楊柳枝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楊柳枝》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楊柳枝·前有別楊柳枝》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前有別楊柳枝,
夢得繼和有“春盡絮飛”之句。
又復戲答。
柳老春深日又斜,
任他飛向別人家。
誰能更學孩童戲,
尋逐春風捉柳花。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在夢中得到了一句“春盡絮飛”的詩句,然后在清醒時又以戲謔的語氣作答。詩人觀察到老去的柳樹,春天的日頭傾斜,無論柳絮飛向哪里,他都任其去別人的家。最后,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誰能像孩童一樣追逐春風,去捉拿飛舞的柳花呢?
賞析:
這首詩詞以楊柳為主題,通過描繪柳樹老去、春天的離去和飛舞的柳絮,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感慨。詩人以戲謔的態度表達自己對柳絮的態度,他寧愿讓柳絮飛向別人的家,而不去追逐它們。這種態度暗示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淡然和超脫,他不追求物質上的東西,而是寄托了對童年時光的懷念和對自由自在的向往。
詩中的孩童戲和春風捉柳花的意象,呈現了一種天真無邪、快樂自由的童年景象,也傳達了詩人對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由心靈的追求。通過與童年游戲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成長和現實社會的一種不滿和反思,試圖尋找一種可以擺脫塵世束縛的自由境界。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通過對柳樹、柳絮和童年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自然、對純真與自由的向往。這首詩詞既有深刻的哲理,又給人以愉悅的感覺,展示了白居易的獨特才華和對生活的獨到見解。
“前有別楊柳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g liǔ zhī
楊柳枝
qián yǒu bié yáng liǔ zhī, mèng dé jì hé yǒu" chūn jǐn xù fēi" zhī jù.
前有別楊柳枝,夢得繼和有“春盡絮飛”之句。
yòu fù xì dá
又復戲答
.
。
liǔ lǎo chūn shēn rì yòu xié,
柳老春深日又斜,
rèn tā fēi xiàng bié rén jiā.
任他飛向別人家。
shuí néng gèng xué hái tóng xì,
誰能更學孩童戲,
xún zhú chūn fēng zhuō liǔ huā.
尋逐春風捉柳花。
“前有別楊柳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