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爪蒼鷹云際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爪蒼鷹云際滅”全詩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任氏行》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任氏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玉爪蒼鷹云際滅,
素牙黃犬草頭飛。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描述了一幅自然景象,描繪了蒼鷹和黃犬在云際中飛翔的場景。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簡潔而生動的描寫手法,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色的獨特感受。首句"玉爪蒼鷹云際滅"中的"玉爪蒼鷹"和"云際滅"描繪了蒼鷹高高飛翔并逐漸消失在云層中,給人一種高遠、悠然的感覺。第二句"素牙黃犬草頭飛"中的"素牙黃犬"和"草頭飛"則以對比的手法,展示了黃犬奔跑時迅疾的動態。整首詩詞以兩句短小精悍的描述,將蒼鷹和黃犬的形象與天空和草地相結合,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和想象的空間。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傳遞了一種豁達超脫的心境。蒼鷹和黃犬作為自然界的代表,展現了它們各自獨特的特質和生命力,同時也蘊含了詩人對自由、奔放和追求的向往。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詩人抒發了自己對宇宙萬物的贊美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總之,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精準的語言,將蒼鷹和黃犬的形象與天空和草地相融合,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獨特感悟和審美情趣,同時也傳遞了一種豁達超脫的心境和對自由奔放的向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使讀者在閱讀中體會到自然的美妙和人生的哲理。
“玉爪蒼鷹云際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èn shì xíng
任氏行
yù zhǎo cāng yīng yún jì miè, sù yá huáng quǎn cǎo tóu fēi.
玉爪蒼鷹云際滅,素牙黃犬草頭飛。
“玉爪蒼鷹云際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