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別高堂日欲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拜別高堂日欲斜”全詩
徒來生處卻為客,今日隨夫始是家。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贊崔氏夫人》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贊崔氏夫人》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拜別高堂日欲斜,
紅巾拭淚貴新花。
徒來生處卻為客,
今日隨夫始是家。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女子嫁入新家后的情景。詩人白居易以贊美的口吻,表達了對崔氏夫人的敬佩和祝福。詩中表現了女子在離別高堂時日已經晚了,她用紅巾擦去淚水,新婚時的新花代表著她珍貴而美麗的容貌。她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成為了一個客人,但今天她隨著丈夫開始了新的家庭生活。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優美的語言表達了崔氏夫人的心情和她的新婚生活。首句“拜別高堂日欲斜”,描繪了女子離別高堂的時刻,夕陽西斜,象征著辭別的時刻已經臨近。第二句“紅巾拭淚貴新花”,用紅巾擦淚,既表達了女子的離別之情,也突出了她寶貴的美麗。紅巾和新花形容女子的嬌艷和新婚時的喜悅。第三句“徒來生處卻為客”,表達了女子來到新婚生活的陌生環境中,成為一個客人的心情。最后一句“今日隨夫始是家”,表明隨著丈夫,她開始了自己的新家庭生活,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期許。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女子從離別到開始新婚生活的心境變化,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崔氏夫人的贊美和祝福。通過對常人生活中普通場景的描寫,詩人傳達出對愛情和婚姻的美好向往,以及對女性勇敢面對新環境的贊賞。這首詩詞在情感表達和意境構建上都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拜別高堂日欲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n cuī shì fū rén
贊崔氏夫人
bài bié gāo táng rì yù xié, hóng jīn shì lèi guì xīn huā.
拜別高堂日欲斜,紅巾拭淚貴新花。
tú lái shēng chù què wèi kè, jīn rì suí fū shǐ shì jiā.
徒來生處卻為客,今日隨夫始是家。
“拜別高堂日欲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