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低羞艷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低羞艷妓”全詩
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
花低羞艷妓,鶯散讓清歌。
共道升平樂,元和勝永和。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上巳日恩賜曲江宴會即事》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巳日恩賜曲江宴會即事》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賜歡仍許醉,此會興如何?
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
花低羞艷妓,鶯散讓清歌。
共道升平樂,元和勝永和。
詩意:
這是白居易應邀參加上巳日恩賜的曲江宴會,他思考著這場盛會的意義和情感。他感嘆著宴會的喜悅,同時也提醒人們要珍惜這樣的歡樂時光。白居易稱頌了主辦者的恩寵,表達了對春天和曲江的美好感受。他提到了花兒低垂,害羞地為艷麗的妓女讓路,鶯鳥散去,讓出清脆的歌聲。最后,他共同謳歌了升平之樂,認為元和年間的盛世勝過永和年間的繁榮。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宴會場景,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感受的表達,傳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和盛世繁榮的贊美之情。詩中的曲江是當時長安城內的一處風景名勝,被賦予了春天的意象,象征著美好和歡樂。白居易通過描繪花兒低垂和鶯鳥離去,表達了宴會的熱鬧和喧囂已經逐漸平息,進入了一個更加安靜、舒適的環境。他稱頌了主辦者的恩寵,表達了對盛世繁榮的向往和贊美。最后,他通過對升平樂和元和年間的勝過永和年間的贊嘆,表達了對當時政治穩定和社會繁榮的喜悅之情。
整首詩詞以清新、歡樂的氛圍展現了宴會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贊美,傳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刻和盛世的珍惜和向往。這首詩詞融合了景物描寫、情感表達和對時代的反思,展示了白居易優美的詩歌才華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花低羞艷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sì rì ēn cì qǔ jiāng yàn huì jí shì
上巳日恩賜曲江宴會即事
cì huān réng xǔ zuì, cǐ huì xìng rú hé?
賜歡仍許醉,此會興如何?
hàn yuàn zhǔ ēn zhòng, qǔ jiāng chūn yì duō.
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
huā dī xiū yàn jì, yīng sàn ràng qīng gē.
花低羞艷妓,鶯散讓清歌。
gòng dào shēng píng lè, yuán hé shèng yǒng hé.
共道升平樂,元和勝永和。
“花低羞艷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