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敲清韻古杉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敲清韻古杉松”全詩
問師寶額因何立,笑指橫溪有臥龍。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南岳橫龍寺》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岳橫龍寺》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光照耀下,新建的殿宇顯得清冷無比,
風吹拂時,古老的杉樹發出悅耳的聲響。
我問寺廟的主持,為何在寶額上題寫了這樣的字,
他笑著指向橫溪,告訴我那里有一條臥著的龍。
詩意:
《南岳橫龍寺》描繪了一幅寧靜祥和的寺廟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新殿宇與風吹拂的古杉松相映成趣,展現了一片寧靜與古樸的氛圍。詩人詢問寺廟主持寶額上的題字的由來,主持者以笑容指向橫溪,并告訴詩人那里有一條臥龍。這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與人文之間的和諧共生的贊美和渴望。
賞析:
《南岳橫龍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觀與人文建筑的和諧景象,展示了寺廟的寧靜與古樸。詩中所描繪的月光、新殿宇、古杉松和臥龍等元素,都富有意象感和韻律感。月光的冷光與新殿宇的清冷相呼應,寺廟內外的景象相互烘托,傳達出一種寧靜、幽靜的氛圍。風吹拂古杉松時發出的清韻,增添了一種悅耳的聲響,使整個場景更加生動起來。
詩中的問答部分進一步引發讀者的思考。詩人詢問寺廟主持為何在寶額上題寫了特定的字,主持者的回答以笑容和手勢指向橫溪,并告訴詩人那里有一條臥龍。這種交流方式展示了一種隱晦的表達和默契的溝通,使整個詩詞更加生動有趣。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和人文建筑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和諧共生的追求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通過描繪月光、殿宇、杉樹和龍等元素,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神秘的境界,引發人們對自然與人文之間的關系以及生命和宇宙的深層思考。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揭示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之美,讓人心生贊嘆和感悟。
“風敲清韻古杉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yuè héng lóng sì
南岳橫龍寺
yuè shè lěng guāng xīn diàn yǔ, fēng qiāo qīng yùn gǔ shān sōng.
月射冷光新殿宇,風敲清韻古杉松。
wèn shī bǎo é yīn hé lì, xiào zhǐ héng xī yǒu wò lóng.
問師寶額因何立,笑指橫溪有臥龍。
“風敲清韻古杉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