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半籠金翡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蠟燭半籠金翡翠”全詩
弦管高樓月正圓。
胡蝶夢中家萬里,依然。
老去愁來強自寬。
明鏡借紅顏。
須著人間比夢間。
蠟燭半籠金翡翠,更闌。
繡被焚香獨自眠。
分類: 南鄉子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南鄉子》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南鄉子·何處倚闌干》。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何處倚闌干。
弦管高樓月正圓。
胡蝶夢中家萬里,依然。
老去愁來強自寬。
明鏡借紅顏。
須著人間比夢間。
蠟燭半籠金翡翠,更闌。
繡被焚香獨自眠。
詩意:
這首詩以詩人自述的方式表達了他對歲月流轉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通過幾個意象和場景,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年老的感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對現實與夢境的對比以及對孤獨寂寞的描述。
賞析:
詩的開頭寫道:“何處倚闌干”,意味著詩人在哪個地方倚著欄桿。這一句開篇就營造出一種寂寥孤獨的氛圍。接著詩中描述了高樓上的弦管和圓月,這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景象,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回憶和向往。
接下來的兩句“胡蝶夢中家萬里,依然。老去愁來強自寬。”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胡蝶是指詩人的妻子,她在夢中依然在詩人身邊,但實際上她已經離開了,這里表達了詩人對妻子的思念之情。老去愁來,詩人在年老之時,愁苦的事情也接踵而至,但他試圖強迫自己寬慰自己。
接下來的兩句“明鏡借紅顏。須著人間比夢間。”表達了對自身容顏的感嘆。明鏡借紅顏,指的是詩人透過鏡子看著自己的面容,意識到年華已逝,容顏不再年輕。他希望自己的容顏能夠在人間繼續保持美好,與夢中一樣。
最后兩句“蠟燭半籠金翡翠,更闌。繡被焚香獨自眠。”描繪了詩人的孤獨境遇。蠟燭半籠金翡翠,意味著蠟燭燃盡,只剩下一半,而金翡翠是指燭光。更闌,意味著更深的夜晚,更加寂寥。繡被焚香,表達了詩人獨自一人在床上,焚香度日的情景,強調了他的孤獨。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寂寥和對美好時光的回憶。同時,通過對現實與夢境、年輕與老去的對比,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轉,喚起讀者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
“蠟燭半籠金翡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xiāng zǐ
南鄉子
hé chǔ yǐ lán gān.
何處倚闌干。
xián guǎn gāo lóu yuè zhèng yuán.
弦管高樓月正圓。
hú dié mèng zhōng jiā wàn lǐ, yī rán.
胡蝶夢中家萬里,依然。
lǎo qù chóu lái qiáng zì kuān.
老去愁來強自寬。
míng jìng jiè hóng yán.
明鏡借紅顏。
xū zhe rén jiān bǐ mèng jiān.
須著人間比夢間。
là zhú bàn lóng jīn fěi cuì, gēng lán.
蠟燭半籠金翡翠,更闌。
xiù bèi fén xiāng dú zì mián.
繡被焚香獨自眠。
“蠟燭半籠金翡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