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簾外百舌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簾外百舌兒”全詩
無限綠陰青子。
簾外百舌兒,驚起五更春睡。
居士。
居士。
莫望小橋流水。
分類: 如夢令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如夢令》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如夢令·手種堂前桃李》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手種堂前桃李。
無限綠陰青子。
簾外百舌兒,
驚起五更春睡。
居士。
居士。
莫望小橋流水。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春天的景象。詩人在自家的庭院里種植著桃樹和李子樹,它們長得郁郁蔥蔥,枝繁葉茂,形成了一片綠色的陰影。在詩人坐的房間外面,有許多百靈鳥在枝頭上鳴叫,它們的鳴叫聲驚醒了正在熟睡中的人們。詩人告誡那些修行的人們,不要寄望于小橋上的流水,而應該專心修行。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感受和對修行的思考。詩人用手種植桃李樹,展示了自己與大自然的親近和對生命的關注。桃李樹的生長繁茂,象征著生命的蓬勃和希望。百靈鳥的鳴叫打破了寧靜,喚醒了人們,體現了春天的活力與喧鬧。詩人以"居士"喚起修行者對自己的思考,告誡他們不要被外界的紛擾所干擾,要專心修行,避免對物質欲望的追求。最后一句"莫望小橋流水"表達了詩人對修行者的勸告,暗示修行者應當超越塵世的誘惑,專注于內心的修煉。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抒發個人感受,傳達了對修行和人生的思考。它展示了蘇軾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人生哲理的洞察力,是一首富有啟示和思考價值的詩作。
“簾外百舌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ú mèng lìng
如夢令
shǒu zhǒng táng qián táo lǐ.
手種堂前桃李。
wú xiàn lǜ yīn qīng zǐ.
無限綠陰青子。
lián wài bǎi shé ér, jīng qǐ wǔ gēng chūn shuì.
簾外百舌兒,驚起五更春睡。
jū shì.
居士。
jū shì.
居士。
mò wàng xiǎo qiáo liú shuǐ.
莫望小橋流水。
“簾外百舌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