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湖攜手屢沾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過湖攜手屢沾襟”全詩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失調名》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失調名》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過湖攜手屢沾襟,
路上行人說二人。
鄙夫子子非君子,
君子非君子子孫。
沖冠一怒為紅顏,
鳳兒笑,百蠅垂涎。
誰憐足下荊棘地,
一片丹心報天真。
中文譯文:
在湖邊漫步,手牽手時常弄濕衣襟,
路上的行人談論著我們兩人。
我是個平凡的人,不是君子,
君子不一定是君子的后代。
我因為沖動而怒發冠冕,為了一個美麗的女子,
她嬌笑著,讓百蠅垂涎。
誰來憐惜我腳下這充滿荊棘的土地,
我用一顆赤誠的心來回報我的天真。
詩意和賞析:
《失調名》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一個美麗的女子在湖邊漫步的情景,并展現了作者對自己身份地位的思考和對純真愛情的呼喚。
詩中,作者與女子手牽手走過湖邊,屢次弄濕自己的衣襟,這表達了作者與女子之間親密的關系。行人們紛紛議論著兩人,這顯示了他們引起了周圍人的關注。然而,作者自稱為"鄙夫子子",表明他認為自己不是真正的君子,而君子也不一定是有高尚品德的后代。這種自我貶低的表達,既是對自身地位的反思,也體現了作者對君子風范的理解。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句子,表達了作者為了一個美麗的女子而激動得怒發冠冕。這句話暗示了作者為了愛情可能會被沖動所驅使,甚至失去理智。而女子則嬌笑著,吸引了許多蒼蠅的注意。這里的"百蠅垂涎"可以理解為對女子美貌的贊美,也可以理解為對那些被美色所迷惑的人的諷刺。
最后兩句"誰憐足下荊棘地,一片丹心報天真"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處境的感慨和對純真愛情的追求。作者認為自己身處艱難困苦的環境,但他用一顆赤誠的心來回報自己的純真愛情,希望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憐憫。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深邃的語言,揭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愛情、自身身份的思考。它不僅展現了蘇軾的獨特才情和對人生的洞察力,同時也給讀者帶來了對于愛情、社會觀念和個人追求的思考。
“過湖攜手屢沾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tiáo míng
失調名
guò hú xié shǒu lǚ zhān jīn.
過湖攜手屢沾襟。
“過湖攜手屢沾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