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桃花弄春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面桃花弄春臉”全詩
衰翁送客水邊行,沙襯馬蹄烏帽點。
昂頭問客幾時歸,客道秋風落葉飛。
系馬綠楊開口笑,傍山依約見斜暉。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送別》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別》是蘇軾的一首宋代詩詞,描繪了一個衰老的老人送別客人的場景。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鴨頭春水濃如染,
水面桃花弄春臉。
衰翁送客水邊行,
沙襯馬蹄烏帽點。
昂頭問客幾時歸,
客道秋風落葉飛。
系馬綠楊開口笑,
傍山依約見斜暉。
中文譯文:
湖水春天如染上了鴨頭的顏色,
湖面上桃花嬉戲著春天的容顏。
一個衰老的老人送客沿著水邊走,
沙地上馬蹄留下烏帽的印記。
老人抬頭問客人何時歸來,
客人說秋風吹落了飛舞的葉子。
系住馬,老人站在綠楊樹旁咧嘴笑,
山腳下斜斜的夕陽照耀著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一番送別場景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景色和交流的對話,展現了歲月變遷和人情冷暖。詩詞以春天的美景為背景,鴨頭映襯在湖水上,桃花在水面上嬉戲,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春天的美麗。衰老的老人送客沿著水邊行走,馬蹄在沙地上留下痕跡,烏帽點綴其中,傳達出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遷徙。
老人抬頭詢問客人何時歸來,客人告訴他秋風吹落了落葉。這里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離別之情。老人系住馬,站在綠楊樹旁咧嘴笑,山腳下的夕陽照耀著他,展現出老人內心淡然的態度和對生活的坦然接受。整首詩詞以送別為主題,寫出了歲月的變遷、人情的溫暖和老人對離別的淡定態度。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含蓄的語言,展示了蘇軾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對人情的感悟。同時,通過景物的描繪和人物的交流,也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離別的思考,以及對生活的從容和接納。整首詩詞給人一種淡然而又留戀的感覺,啟示人們對于離別和歲月變遷的深入思考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水面桃花弄春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bié
送別
yā tóu chūn shuǐ nóng rú rǎn, shuǐ miàn táo huā nòng chūn liǎn.
鴨頭春水濃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臉。
shuāi wēng sòng kè shuǐ biān xíng, shā chèn mǎ tí wū mào diǎn.
衰翁送客水邊行,沙襯馬蹄烏帽點。
áng tóu wèn kè jǐ shí guī, kè dào qiū fēng luò yè fēi.
昂頭問客幾時歸,客道秋風落葉飛。
xì mǎ lǜ yáng kāi kǒu xiào, bàng shān yī yuē jiàn xié huī.
系馬綠楊開口笑,傍山依約見斜暉。
“水面桃花弄春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八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