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數濤與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數濤與戎”全詩
由來竹林人,不數濤與戎。
有酒從孟公,慎勿從揚雄。
崎嶇頌沙麓,塵埃污西風。
昔我未嘗達,今者亦安窮。
窮達不到處,我在阿堵中。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陶擬古九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陶擬古九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酒喝完了,你可以起身了,
我已經唱了三首歌了。
從古以來,居住在竹林的人,
不計算濤與戎。
有酒就跟隨孟公,
謹慎不要跟隨揚雄。
頌揚崎嶇的沙麓,
塵埃污染著西風。
從前我未曾達到過,
如今我也安于貧窮。
貧窮或富達都無所謂,
我就在這個狹窄的地方。
詩意:
這首詩以自嘲和豁達的態度表達了蘇軾對于人生境遇的看法。他通過飲酒和歌唱來暗示自己已經經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和世事的變遷。他提到竹林人,指的是追求自由自在、超脫塵世的人,與世無爭,不計較功名利祿。他告誡自己不要隨波逐流,而要謹慎選擇跟隨的人和事物。他以崎嶇的沙麓來比喻人生的坎坷和困難,西風中的塵埃象征著世俗的煩惱和紛爭。最后他表示,無論是貧窮還是富達,他都能在狹窄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安身之所,表現出了一種豁達和平和的心態。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于人生的領悟和對塵世的態度。通過與古代人物和自然景物的對比,他展現了自己超越世俗的追求和對內心寧靜的向往。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描寫竹林人和濤與戎的對比,強調了追求自由和超脫的重要性。他的忠告和警示也使人們反思自己的行為選擇,并且向人們傳遞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道出了蘇軾對于人生和命運的獨特見解,展示了他作為文人的獨立個性和對自我境遇的超然態度。
“不數濤與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áo nǐ gǔ jiǔ shǒu
和陶擬古九首
jiǔ jǐn jūn kě qǐ, wǒ gē yǐ sān zhōng.
酒盡君可起,我歌已三終。
yóu lái zhú lín rén, bù shù tāo yǔ róng.
由來竹林人,不數濤與戎。
yǒu jiǔ cóng mèng gōng, shèn wù cóng yáng xióng.
有酒從孟公,慎勿從揚雄。
qí qū sòng shā lù, chén āi wū xī fēng.
崎嶇頌沙麓,塵埃污西風。
xī wǒ wèi cháng dá, jīn zhě yì ān qióng.
昔我未嘗達,今者亦安窮。
qióng dá bú dào chù, wǒ zài ē dǔ zhōng.
窮達不到處,我在阿堵中。
“不數濤與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