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信畸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坡信畸人”全詩
仇池有歸路,羅浮豈徒來。
踐蛇及茹蠱,心空了無猜。
攜手葛與陶,歸哉復歸哉。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陶讀《山海經》》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陶讀《山海經》》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坡信畸人,涉世真散材。
仇池有歸路,羅浮豈徒來。
踐蛇及茹蠱,心空了無猜。
攜手葛與陶,歸哉復歸哉。
詩意:
這首詩與陶淵明一起讀《山海經》時寫的,表達了蘇軾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中提到了自己的名字“東坡”,以及陶淵明,他們都是古代文人,對世俗的功名利祿并不看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蘇軾與陶淵明一同讀《山海經》時的情景,透露出蘇軾對自然和心靈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詩的開頭寫道:“東坡信畸人,涉世真散材。”畸人意指不合世俗常規的人,散材指散漫之才。蘇軾自謙自己是一個不拘泥于世俗的人,卻在思想和才華上有所散發。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仇池和羅浮,這是兩個古代地名。仇池是蘇軾投宿的地方,而羅浮是他們前往的目的地。這兩個地方象征著遠離塵囂和追求自由的意向。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蘇軾與陶淵明的心境。他們踏著蛇和茹毒蠱蟲的腳步,意味著他們在生活中經歷了困難和挑戰,但他們的內心卻是純凈和無私的。詩中寫道:“心空了無猜”,表達了他們的內心深處沒有猜疑和雜念。
最后,詩中寫道:“攜手葛與陶,歸哉復歸哉。”葛指蘇軾的字,陶指陶淵明。他們手牽手,一同歸去,表達了對歸途的向往和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自然和內心自由的追求,以及對陶淵明的敬佩和共鳴。它描繪了一個遠離世俗的境地,表達了詩人對真實和純凈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回歸本真的追求。
“東坡信畸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áo dú shān hǎi jīng
和陶讀《山海經》
dōng pō xìn jī rén, shè shì zhēn sàn cái.
東坡信畸人,涉世真散材。
chóu chí yǒu guī lù, luó fú qǐ tú lái.
仇池有歸路,羅浮豈徒來。
jiàn shé jí rú gǔ, xīn kōng liǎo wú cāi.
踐蛇及茹蠱,心空了無猜。
xié shǒu gé yǔ táo, guī zāi fù guī zāi.
攜手葛與陶,歸哉復歸哉。
“東坡信畸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