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有微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昔有微泉”全詩
穿城過聚落,流惡壯蓬艾。
去為柯氏陂,十畝魚蝦會。
歲旱泉亦竭,枯萍黏破塊。
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外。
泫然尋故瀆,知我理荒薈。
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獨在。
雪芽何時動,春鳩行可膾。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東坡八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的《東坡八首》,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自昔有微泉,來從遠嶺背。
穿城過聚落,流惡壯蓬艾。
去為柯氏陂,十畝魚蝦會。
歲旱泉亦竭,枯萍黏破塊。
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外。
泫然尋故瀆,知我理荒薈。
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獨在。
雪芽何時動,春鳩行可膾。
中文譯文:
自古以來就有一條細小的泉水,從遠山背面流下來。
它穿過城市和村落,流過惡劣的泥濘和茂盛的蓬草。
我曾經去過柯氏陂塘,那里有十畝的魚蝦集聚。
然而,干旱的時候泉水也會干涸,枯萍黏附在破碎的塊石上。
昨夜南山云,雨落到田地之外。
我淚水漣漣地尋找過去的故瀆,認識到我自己的理想已經荒蕪。
像泥芹一樣,它有堅強的根基,但只能在一寸土地上沉思。
雪芽何時會發芽,春鳩的行動何時可被人們食用。
詩意和賞析:
《東坡八首》是蘇軾描寫自然景物和抒發個人情感的一組詩詞。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泉水、山云、雨水以及植物等元素,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中的泉水象征著生命的源泉和流動不息的精神,它從遠山流下,穿越城市和村落,經歷了艱難困苦,卻仍然堅持不懈地流淌。這種堅韌不拔的品質與作者自身的追求和意志相呼應。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通過描寫南山的云和雨水的到來,暗示了他內心的激動和感慨。他曾為追求理想而奮斗,但如今卻發現自己的理想已經荒蕪,這使得他感到失望和困惑。他通過淚水來尋找曾經的故瀆,表達了對過去的追憶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最后兩句詩提到了泥芹和春鳩,泥芹象征著堅強的生命力,而春鳩則是一種可食用的鳥類。這些意象暗示了希望和渴望,作者在思考著自己的未來和人生的出路。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理想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展現了蘇軾獨特的感悟和情感表達能力。
“自昔有微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pō bā shǒu
東坡八首
zì xī yǒu wēi quán, lái cóng yuǎn lǐng bèi.
自昔有微泉,來從遠嶺背。
chuān chéng guò jù luò, liú è zhuàng péng ài.
穿城過聚落,流惡壯蓬艾。
qù wèi kē shì bēi, shí mǔ yú xiā huì.
去為柯氏陂,十畝魚蝦會。
suì hàn quán yì jié, kū píng nián pò kuài.
歲旱泉亦竭,枯萍黏破塊。
zuó yè nán shān yún, yǔ dào yī lí wài.
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外。
xuàn rán xún gù dú, zhī wǒ lǐ huāng huì.
泫然尋故瀆,知我理荒薈。
ní qín yǒu sù gēn, yī cùn jiē dú zài.
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獨在。
xuě yá hé shí dòng, chūn jiū xíng kě kuài.
雪芽何時動,春鳩行可膾。
“自昔有微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