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動斜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稍稍動斜月”全詩
徐行意自得,俯仰若有節。
我衰寄江湖,老伴雜鵝鴨。
作書問陳子,曉景畫苕霅。
依依聚圓沙,稍稍動斜月。
先鳴獨鼓翅,吹亂蘆花雪。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高郵陳直躬處士畫雁二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高郵陳直躬處士畫雁二首》
眾禽事紛爭,野雁獨閑潔。
徐行意自得,俯仰若有節。
我衰寄江湖,老伴雜鵝鴨。
作書問陳子,曉景畫苕霅。
依依聚圓沙,稍稍動斜月。
先鳴獨鼓翅,吹亂蘆花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群禽鳥中的野雁,它們與其他禽鳥相比,始終保持著安靜和潔凈。雁群以舒展筆直的行進姿勢,顯露出自由自在的飛行態度。詩人自比為飄零江湖中的人,在衰老之際,找到了類似雁群的伴侶,這些伴侶是雜鵝和鴨子。作者在給陳子寫信時,描繪了早晨的景色和畫中的苕霅(水草),顯示出詩人喜歡自然景色的傾向。整首詩以描寫野雁的閑適自由和美麗景色來傳達一種寧靜和安寧的情感。最后兩句表現出野雁在飛翔中喚醒了雪地上的蘆花,使大自然更加生動活潑。此詩意境深邃,語言簡潔,通過描繪野雁和自然景色來表達作者內心平和安詳的狀態。
“稍稍動斜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āo yóu chén zhí gōng chǔ shì huà yàn èr shǒu
高郵陳直躬處士畫雁二首
zhòng qín shì fēn zhēng, yě yàn dú xián jié.
眾禽事紛爭,野雁獨閑潔。
xú xíng yì zì dé, fǔ yǎng ruò yǒu jié.
徐行意自得,俯仰若有節。
wǒ shuāi jì jiāng hú, lǎo bàn zá é yā.
我衰寄江湖,老伴雜鵝鴨。
zuò shū wèn chén zi, xiǎo jǐng huà sháo zhà.
作書問陳子,曉景畫苕霅。
yī yī jù yuán shā, shāo shāo dòng xié yuè.
依依聚圓沙,稍稍動斜月。
xiān míng dú gǔ chì, chuī luàn lú huā xuě.
先鳴獨鼓翅,吹亂蘆花雪。
“稍稍動斜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