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琴豈得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吾琴豈得已”全詩
巨君縱獨欲,借經作巖崖。
遂令青衿子,珠璧人人懷。
鑿齒井蛙耳,信謂天可彌。
大道久分裂,破碎日愈離。
我如終不言,誰悟角與羈。
吾琴豈得已,昭氏有成虧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陶雜詩十一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申、韓兩家因為貪圖權位而失去了圣人的風范,尊大道之人,對法術鬼怪深信不疑以及現實世界的分裂和破碎,表達了作者對時世頹敗和個人情感的不滿和迷茫。
譯文:
申、韓本自圣,陋古不復稽。
巨君縱獨欲,借經作巖崖。
遂令青衿子,珠璧人人懷。
鑿齒井蛙耳,信謂天可彌。
大道久分裂,破碎日愈離。
我如終不言,誰悟角與羈。吾琴豈得已,昭氏有成虧?
賞析:
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由七言絕句組成,語言簡練,句子通順,意境渲染深遠。
詩的前四句寫申、韓兩家本應當繼承先圣的道統,但卻被政治權力腐蝕,喪失了圣人的風范。巨君即指權貴,他們縱意妄為,借用圣賢之言為自己謀求利益。
接下來的兩句寫青衿子,即指儒生,珠璧人人懷指他們身懷珍貴的學問,但卻只能埋沒在塵世之中,無法得到世人的認可和尊重。
鑿齒井蛙耳這句描寫的是現實世界中對超自然現象的迷信,認為鑿齒之井可以長出蛙耳。這種愚昧的觀念讓人感嘆人們對迷信和神秘力量的依賴。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大道久被分裂和破碎的現狀,而這種分裂和破碎只會愈發加劇。表示了時代的頹敗和人們的無奈。
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自己在這種背離大道的現世中,無法言說自己的真實想法,也無法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認同。吾琴豈得已指作者自己的才華和音樂天分無法發揮出來。昭氏有成虧指昭王以忠孝聞名的前任,卻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整首詩由具體描寫轉向了抒發個人情感,以諷刺和憂憤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政治現狀和社會風氣的不滿,展示了他對理想世界的向往和不甘心于現實的矛盾心態。
“吾琴豈得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áo zá shī shí yī shǒu
和陶雜詩十一首
shēn hán běn zì shèng, lòu gǔ bù fù jī.
申、韓本自圣,陋古不復稽。
jù jūn zòng dú yù, jiè jīng zuò yán yá.
巨君縱獨欲,借經作巖崖。
suì lìng qīng jīn zi, zhū bì rén rén huái.
遂令青衿子,珠璧人人懷。
záo chǐ jǐng wā ěr, xìn wèi tiān kě mí.
鑿齒井蛙耳,信謂天可彌。
dà dào jiǔ fēn liè, pò suì rì yù lí.
大道久分裂,破碎日愈離。
wǒ rú zhōng bù yán, shuí wù jiǎo yǔ jī.
我如終不言,誰悟角與羈。
wú qín qǐ dé yǐ, zhāo shì yǒu chéng kuī
吾琴豈得已,昭氏有成虧
“吾琴豈得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