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名漸覺兩非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身名漸覺兩非親”全詩
今年送汝作太守,到處逢君是主人。
聚散細思都是夢,身名漸覺兩非親。
相從繼燭何須問,蝙蝠飛時日正晨。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至濟南,李公擇以詩相迎,次其韻二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是蘇軾在宋代寫的,題為《至濟南,李公擇以詩相迎,次其韻二首》。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夜晚笙歌聲環繞在霅水邊,我回首發現歡樂已成塵土。今年我送你作為太守,到處遇見你就是主人。聚散之間,細細思量都是夢幻,身份和名譽漸漸感到陌生。相互相隨的人繼續點燃蠟燭,無需問,蝙蝠飛過時,日正當晨。
詩意:這首詩是蘇軾在他前往濟南的途中,李公擇用詩歌迎接他時寫的。詩人回顧過去的歡樂,發現它已經消逝如塵土。他表示今年他將前往濟南,而在那里他會遇見李公擇,并且李公擇成為他的主人。他思考著聚散之間的變化,感到一切都像是夢幻一般,自己的身份和名譽也逐漸感到陌生。他和李公擇相互相隨,無需言語,就像蝙蝠在晨光中飛過。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蘇軾前往濟南途中的心情和思考。詩人通過描述夜晚的笙歌聲和回顧過去的歡樂來展示歲月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他將目光投向未來,表示他將前往濟南,并且李公擇成為他的主人,暗示了他與李公擇之間的友誼和尊重。在詩的結尾,他用蝙蝠飛過的場景來象征著時間的流轉,暗示著他們的相伴和情誼將持久不變。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友誼和人生變遷的感慨,以及對未來的期許和對時間的思考。
“身名漸覺兩非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ì jǐ nán, lǐ gōng zé yǐ shī xiāng yíng, cì qí yùn èr shǒu
至濟南,李公擇以詩相迎,次其韻二首
yè yōng shēng gē zhà shuǐ bīn, huí tóu lè shì zǒng chéng chén.
夜擁笙歌霅水濱,回頭樂事總成塵。
jīn nián sòng rǔ zuò tài shǒu, dào chù féng jūn shì zhǔ rén.
今年送汝作太守,到處逢君是主人。
jù sàn xì sī dōu shì mèng, shēn míng jiàn jué liǎng fēi qīn.
聚散細思都是夢,身名漸覺兩非親。
xiāng cóng jì zhú hé xū wèn, biān fú fēi shí rì zhèng chén.
相從繼燭何須問,蝙蝠飛時日正晨。
“身名漸覺兩非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