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去先說饞涎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去先說饞涎垂”全詩
湖中桔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
顧渚茶牙白于齒,梅溪木瓜紅勝頰。
吳兒鲙縷薄欲飛,未去先說饞涎垂。
亦知謝公到郡久,應怪杜牧尋春遲。
鬢絲只好封禪榻,湖亭不用張水嬉。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將之湖州戲贈莘老》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將之湖州戲贈莘老》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余杭自是山水窟,
聞說吳興更清絕。
湖中桔林新結霜,
溪上苕花正浮雪。
顧渚茶牙白于齒,
梅溪木瓜紅勝頰。
吳兒鲙縷薄欲飛,
未去先說饞涎垂。
亦知謝公到郡久,
應怪杜牧尋春遲。
鬢絲只好封禪榻,
湖亭不用張水嬉。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在湖州寫給莘老的戲贈。詩人描述了余杭山水的美麗以及吳興山水更加清幽絕美的傳聞。詩中描繪了湖中桔林結霜的景象,溪上苕花漂浮在雪中。詩人提到了自己和莘老共同的飲食嗜好,以及他們對美食的向往。詩人還表示他知道謝公已經到達湖州很久了,暗示杜牧在尋找春天方面有些遲緩。最后,詩人說他的頭發已經可以用來封禪了,湖亭也不需要再張貼水嬉的廣告了。
賞析:
這首詩詞以湖州為背景,描繪了湖州山水的美麗,展現了蘇軾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描繪能力。詩人用簡潔的語言,刻畫了余杭山水的窟窿之美以及聽說吳興山水更加幽靜絕美的傳聞。通過描繪湖中桔林結霜和溪上苕花漂浮在雪中,詩人通過對細節的把握,營造出冷靜清幽的氛圍。
詩中提到的顧渚茶牙和梅溪木瓜,以及吳兒鲙縷等細節,描繪了詩人與莘老共同的飲食品味,以及對美食的向往。這些描寫既展示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細節的關注,也增加了詩詞的生動感。
詩的最后兩句以謝公和杜牧的名字為引,表達了詩人對謝公到達湖州已經有一段時間的了解,以及對杜牧在尋找春天方面的調侃。這里既有對文人之間的互相了解和調侃,也有對時光流逝和歲月變遷的感慨。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蘇軾的詩歌風格,表達了他對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獨特感悟,同時也反映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未去先說饞涎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zhī hú zhōu xì zèng shēn lǎo
將之湖州戲贈莘老
yú háng zì shì shān shuǐ kū, zè wén wú xīng gèng qīng jué.
余杭自是山水窟,仄聞吳興更清絕。
hú zhōng jú lín xīn zhe shuāng, xī shàng sháo huā zhèng fú xuě.
湖中桔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
gù zhǔ chá yá bái yú chǐ, méi xī mù guā hóng shèng jiá.
顧渚茶牙白于齒,梅溪木瓜紅勝頰。
wú ér kuài lǚ báo yù fēi, wèi qù xiān shuō chán xián chuí.
吳兒鲙縷薄欲飛,未去先說饞涎垂。
yì zhī xiè gōng dào jùn jiǔ, yīng guài dù mù xún chūn chí.
亦知謝公到郡久,應怪杜牧尋春遲。
bìn sī zhǐ hǎo fēng shàn tà, hú tíng bù yòng zhāng shuǐ xī.
鬢絲只好封禪榻,湖亭不用張水嬉。
“未去先說饞涎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