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渚貢茶故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比渚貢茶故事”全詩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湯雪生璣珠。
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
明年我欲東南去,畫舫何妨宿太湖。
?《歸田錄》草茶以雙井為第一。
畫舫宿太湖,比渚貢茶故事。
?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魯直以詩饋雙井茶次韻為謝》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魯直以詩饋雙井茶次韻為謝》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夏無雙種奇茗,
汝陰六一夸新書。
磨成不敢付僮仆,
自看湯雪生璣珠。
列仙之儒瘠不腴,
只有病渴同相如。
明年我欲東南去,
畫舫何妨宿太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雙井茶次的感激之情,以及對茶和文化的贊美。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江夏地區出產的珍貴茶葉,稱其為無雙種的奇茗。江夏是古代地名,現在屬于湖北省。這里的茶葉被蘇軾視為稀世珍寶。
第二句提到蘇軾收到了一本新書,作者是汝陰六一。汝陰是古代地名,現在屬于河南省。六一可能指的是六月初一,表示時間的標志。蘇軾稱贊這本新書。
接著,蘇軾表示他親自將茶葉磨成粉末,而不敢讓仆人代勞。他自己沖泡茶水,看到茶湯中浮起雪花般的茶葉,形容其如玉珠一般美麗。
下一句提到了仙人和儒者,說他們都是身材瘦弱的,指的是他們專注于修身養性而不追求物質享受。只有在病痛或口渴時,他們才和普通人一樣。這里蘇軾借用了相如的典故,相如是漢代的一位文學家和政治家,他患病時渴望溫飽,與蘇軾自比。
最后兩句提到蘇軾明年計劃東南出行,表示他想要游歷東南地區,探索新的風景和文化。他提到畫舫宿太湖,意味著他希望在太湖上停留一晚,享受寧靜的環境。這里也暗示了他對太湖茶文化的向往。
整首詩詞通過描述茶和文化的優雅之處,表達了蘇軾對雙井茶次的感謝之情,并展示了他對文化、自然和人生的熱愛和追求。
“比渚貢茶故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ǔ zhí yǐ shī kuì shuāng jǐng chá cì yùn wèi xiè
魯直以詩饋雙井茶次韻為謝
jiāng xià wú shuāng zhǒng qí míng, rǔ yīn liù yī kuā xīn shū.
江夏無雙種奇茗,汝陰六一夸新書。
mó chéng bù gǎn fù tóng pú, zì kàn tāng xuě shēng jī zhū.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湯雪生璣珠。
liè xiān zhī rú jí bù yú, zhǐ yǒu bìng kě tóng xiàng rú.
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
míng nián wǒ yù dōng nán qù, huà fǎng hé fáng sù tài hú.
明年我欲東南去,畫舫何妨宿太湖。
? guī tián lù cǎo chá yǐ shuāng jǐng wèi dì yī.
?《歸田錄》草茶以雙井為第一。
huà fǎng sù tài hú, bǐ zhǔ gòng chá gù shì.
畫舫宿太湖,比渚貢茶故事。
?
?
“比渚貢茶故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