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鼠了不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狐鼠了不聞”全詩
地連丹砂井,物化青牛君。
時有再生枝,(潁之靈壇觀,亦有再生檜。
)還作左紐紋。
王孫有古意,書室延清芬。
應憐四孺子,不墮凡木群。
體備松柏姿,氣含芝?薰。
初扶鶴立骨,未出龍纏筋。
巢根白蟻亂,網葉秋蟲紛,乃知蔽芾初,甚要封植勤。
他年皮三寸,狐鼠了不聞。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趙景貺栽檜》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趙景貺栽檜》
作者:蘇軾(宋代)
汝陰多老檜,處處屯蒼云。
地連丹砂井,物化青牛君。
時有再生枝,(潁之靈壇觀,亦有再生檜。)
還作左紐紋。王孫有古意,書室延清芬。
應憐四孺子,不墮凡木群。
體備松柏姿,氣含芝?薰。
初扶鶴立骨,未出龍纏筋。
巢根白蟻亂,網葉秋蟲紛,乃知蔽芾初,甚要封植勤。
他年皮三寸,狐鼠了不聞。
中文譯文:
我家鄉汝陰長滿了古老的檜樹,到處都是蒼茫的云朵。
這片土地連著丹砂井,檜樹成了它們的化身。
時常有再生的枝條,(潁州的靈壇觀,也有再生的檜樹。)
還形成了左旋的紋路。王孫心中懷有古老的情懷,在書房中散發著清香。
應當憐惜這四個孩子,它們不會墮落于世俗的木材之中。
樹體具備松柏的姿態,氣息中蘊含著芝草的香氣。
它們初次扶持鶴骨,尚未展開如龍般的枝條。
巢根處白蟻紛紛擾亂,樹葉上秋蟲紛飛,由此可知,初生的芾樹必須要被認真保護。
等到多年之后,樹皮已經長到三寸厚,狐貍和老鼠也無法威脅到它們了。
詩意和賞析:
《和趙景貺栽檜》是蘇軾寫給朋友趙景貺栽種檜樹的一首詩。檜樹是一種珍貴的樹種,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高尚的品質,它象征著不朽和堅貞。詩中描述了汝陰地區長滿了古老的檜樹,形成了蒼茫的云霧。作者將檜樹比作化身為青牛,體現了檜樹的尊貴和崇高。詩中還提到檜樹會有再生的枝條,表達了檜樹的生命力和不朽的品質。
接下來,詩人講述了趙景貺是如何在書房中種植檜樹,并表達了對這些檜樹的喜愛和珍視。他呼吁珍惜這四個孩子(指種植的檜樹),不讓它們淪為平凡的木材,體現了對檜樹的贊美和敬重。
詩中還描繪了檜樹的形態和氣質,將其比作松柏,形容其姿態挺拔,氣質高雅。詩中還描述了初生的芾樹,尚未展開如龍般的枝條,但巢根處的白蟻和樹葉上的秋蟲已經開始擾亂,詩人通過這些細節展現了對初生檜樹的關懷和警示,強調了封植檜樹的重要性和保護的必要性。
最后兩句表達了檜樹成熟后的堅固和無畏,樹皮已經長到三寸厚,甚至狐貍和老鼠也無法對其造成威脅。這種表達體現了檜樹堅強不屈的品質,也表達了作者對檜樹的敬佩之情。
整首詩以檜樹為主題,通過描繪檜樹的形態、生命力和耐久性,表達了作者對檜樹的喜愛、珍視和贊美。詩中還融入了對人生、價值和保護環境的思考,以檜樹作為象征,傳遞出對于珍貴事物、傳統文化和自然資源的重視和呼吁。
“狐鼠了不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ào jǐng kuàng zāi guì
和趙景貺栽檜
rǔ yīn duō lǎo guì, chǔ chù tún cāng yún.
汝陰多老檜,處處屯蒼云。
dì lián dān shā jǐng, wù huà qīng niú jūn.
地連丹砂井,物化青牛君。
shí yǒu zài shēng zhī, yǐng zhī líng tán guān, yì yǒu zài shēng guì.
時有再生枝,(潁之靈壇觀,亦有再生檜。
hái zuò zuǒ niǔ wén.
)還作左紐紋。
wáng sūn yǒu gǔ yì, shū shì yán qīng fēn.
王孫有古意,書室延清芬。
yīng lián sì rú zǐ, bù duò fán mù qún.
應憐四孺子,不墮凡木群。
tǐ bèi sōng bǎi zī, qì hán zhī? xūn.
體備松柏姿,氣含芝?薰。
chū fú hè lì gǔ, wèi chū lóng chán jīn.
初扶鶴立骨,未出龍纏筋。
cháo gēn bái yǐ luàn, wǎng yè qiū chóng fēn, nǎi zhī bì fèi chū, shén yào fēng zhí qín.
巢根白蟻亂,網葉秋蟲紛,乃知蔽芾初,甚要封植勤。
tā nián pí sān cùn, hú shǔ liǎo bù wén.
他年皮三寸,狐鼠了不聞。
“狐鼠了不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