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川追淵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斜川追淵明”全詩
長吟飲酒詩,頗獲一笑適。
當時已放浪,朝坐夕不夕。
矧今長閑人,一劫展過隙。
江山互隱見,出沒為我役。
斜川追淵明,東皋友王績。
詩成竟何為,六博本無益。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是蘇軾的作品,描寫了他在廣陵時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我在廣陵,悵望柴桑陌。
長吟飲酒詩,頗獲一笑適。
當時已放浪,朝坐夕不夕。
矧今長閑人,一劫展過隙。
江山互隱見,出沒為我役。
斜川追淵明,東皋友王績。
詩成竟何為,六博本無益。
詩意:
這首詩詞以蘇軾在廣陵的時光為背景,表達了他對過去放浪生活和現實閑暇生活的反思。詩中通過描繪江山景物以及與友人的相聚,反映了作者對自然和友情的珍視。最后,作者也思考了自己寫詩的意義以及六博(一種古代賭博游戲)的無益性。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自己的親身經歷為素材,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首先,他回憶起過去在廣陵的時光,對著柴桑陌(柴桑是廣陵的一個地名)感到憂傷和迷茫。接著,他提到自己長時間飲酒吟詩,獲得了一些人的贊美和歡笑。然而,他認識到自己過去的放浪生活已經過去,現在的生活變得閑暇而平淡。
接下來,蘇軾談到江山的變遷和自然景物的出沒,這些景物對他來說是如此熟悉,但卻在不斷變化。斜川指的是一條傾斜的河流,追淵明可能指的是追求博學多才之人的意思,東皋則是指友人的名字。這些描繪表現了作者與自然和友情的交融,也彰顯了他對人生的深思。
最后,蘇軾思考了自己寫詩的意義以及六博的無益。他認為詩雖然創作完成,但最終的價值何在呢?而六博則被視為一種無益的娛樂方式,暗示了他對世俗娛樂和欲望的拒絕。
整首詩詞通過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以及對自然和友情的思考,展現了蘇軾在廣陵時光的情感和他對人生的思索。同時,通過對詩寫和六博的質疑,他表達了對虛浮世俗的反思,強調了內心深處真實和有意義的追求。
“斜川追淵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áo guī yuán tián jū liù shǒu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xī wǒ zài guǎng líng, chàng wàng chái sāng mò.
昔我在廣陵,悵望柴桑陌。
cháng yín yǐn jiǔ shī, pō huò yī xiào shì.
長吟飲酒詩,頗獲一笑適。
dāng shí yǐ fàng làng, cháo zuò xī bù xī.
當時已放浪,朝坐夕不夕。
shěn jīn zhǎng xián rén, yī jié zhǎn guò xì.
矧今長閑人,一劫展過隙。
jiāng shān hù yǐn jiàn, chū mò wèi wǒ yì.
江山互隱見,出沒為我役。
xié chuān zhuī yuān míng, dōng gāo yǒu wáng jī.
斜川追淵明,東皋友王績。
shī chéng jìng hé wéi, liù bó běn wú yì.
詩成竟何為,六博本無益。
“斜川追淵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