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碾槍旗入鼎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斬碾槍旗入鼎烹”全詩
擬欲為之修水記,惠山泉冷釀泉清。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雪詩八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雪詩八首》是蘇軾所作的一組詩詞,下面是對該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兒童龜手握輕明,
斬碾槍旗入鼎烹。
擬欲為之修水記,
惠山泉冷釀泉清。
詩意:
這組詩詞描繪了冬天的景象,其中包含了作者對雪的贊美以及對生活的思考。詩中通過雪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景物和人類生活的深刻觸動,展示了他對生活的獨特見解和情感。
賞析:
首先,詩詞的開篇“兒童龜手握輕明”描繪出雪花紛飛的景象,孩子們興奮地抓住雪花,感受到雪的輕盈和明亮。這一描寫不僅展示了雪的美麗,也表達了作者對童年時光的懷念和對純真、歡樂的向往。
接著,“斬碾槍旗入鼎烹”這句詩描繪了雪花紛飛的場景中,戰爭的殘酷。雪花如刀劍一般,切割著戰旗和兵器,進入到戰火紛飛的戰場。這一句意味深長,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反思和對和平的向往。
在第三句詩中,“擬欲為之修水記”,作者提到自己有意寫一篇關于水的文章,展示了他對生活中平凡事物的關注和熱愛。這也反映了蘇軾作為文人的特點,注重對日常生活細節的觀察和抒發。
最后一句“惠山泉冷釀泉清”,通過描寫“惠山泉”,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景物的喜愛和對純凈、清澈的向往。這句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純潔的追求。
整體而言,《雪詩八首》以雪為線索,通過描繪雪的形象以及與其他事物的聯系,表達了蘇軾對生活、戰爭、自然等多個方面的思考和感悟。同時,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蘇軾卓越的文學才華和獨特的情感表達能力,使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共鳴和思考。
“斬碾槍旗入鼎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ě shī bā shǒu
雪詩八首
ér tóng guī shǒu wò qīng míng, zhǎn niǎn qiāng qí rù dǐng pēng.
兒童龜手握輕明,斬碾槍旗入鼎烹。
nǐ yù wèi zhī xiū shuǐ jì, huì shān quán lěng niàng quán qīng.
擬欲為之修水記,惠山泉冷釀泉清。
“斬碾槍旗入鼎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