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鄉我欲訪無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醉鄉我欲訪無功”全詩
臥聞疏響梧桐雨,獨詠微涼殿閣風。
諫苑君方續承業,醉鄉我欲訪無功。
陶然一枕誰呼覺,牛蟻新除病后聰。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朱光庭初夏》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朱光庭初夏》是蘇軾所寫的一首詩,通過描寫宮廷中的景物和自己的心情,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朝罷人人識鄭崇,
直聲如在履聲中。
臥聞疏響梧桐雨,
獨詠微涼殿閣風。
諫苑君方續承業,
醉鄉我欲訪無功。
陶然一枕誰呼覺,
牛蟻新除病后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朝廷罷朝后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蘇軾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思考。詩中的鄭崇是指當時的名臣鄭俠,他的聲音直接傳達到蘇軾的耳中,仿佛他就在蘇軾的身邊。這句表達了蘇軾對鄭俠的敬佩和對他的聲望的肯定。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蘇軾在臥室中聽到梧桐雨的聲音,細膩地表達了初夏時節的清涼和寧靜。梧桐雨是指風吹拂梧桐樹時,梧桐葉所發出的輕微聲響。這一情景使得蘇軾感到寧靜和舒適,他獨自一人在這微涼的殿閣中吟唱。這里的微涼殿閣風也是對初夏時節的刻畫,展示了蘇軾對自然的敏感和對宮廷生活的疏離感。
接下來的兩句提到了皇帝在諫苑繼續承擔政務,而蘇軾則希望能夠離開宮廷,到自己的故鄉去,追求內心的安寧。這里的醉鄉是指蘇軾心中的理想歸屬地,他向往一個遠離權力紛爭的世界,追求個人的意境。
最后兩句以一種輕松的口吻描述了蘇軾在陶然輕快的心境中入眠,牛蟻新除病后聰明。這里的陶然表達了蘇軾內心的寧靜與滿足,他不再受現實的困擾,感受到了身心的舒適和自在。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蘇軾獨特的審美觀和對內心世界的追求。通過對宮廷景象和個人情感的交織,表達了對現實的反思和對理想的追求,同時也體現了蘇軾對自然和個人內心的關注和寄托。
“醉鄉我欲訪無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ū guāng tíng chū xià
次韻朱光庭初夏
cháo bà rén rén shí zhèng chóng, zhí shēng rú zài lǚ shēng zhōng.
朝罷人人識鄭崇,直聲如在履聲中。
wò wén shū xiǎng wú tóng yǔ, dú yǒng wēi liáng diàn gé fēng.
臥聞疏響梧桐雨,獨詠微涼殿閣風。
jiàn yuàn jūn fāng xù chéng yè, zuì xiāng wǒ yù fǎng wú gōng.
諫苑君方續承業,醉鄉我欲訪無功。
táo rán yī zhěn shuí hū jué, niú yǐ xīn chú bìng hòu cōng.
陶然一枕誰呼覺,牛蟻新除病后聰。
“醉鄉我欲訪無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