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舍如雞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佛舍如雞棲”全詩
忽此榕林中,跨空飛栱枅。
當門冽碧井,洗我兩足泥。
高堂磨新磚,洞戶分角圭。
倒床便甘寢,鼻息如虹霓。
僮仆不肯去,我為半日稽。
晨登一葉舟,醉兀十里溪。
醒來知何處,歸路老更迷。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自雷適廉宿于興廉村凈行院》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自雷適廉宿于興廉村凈行院》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荒涼海南北,
佛舍如雞棲。
忽此榕林中,
跨空飛栱枅。
當門冽碧井,
洗我兩足泥。
高堂磨新磚,
洞戶分角圭。
倒床便甘寢,
鼻息如虹霓。
僮仆不肯去,
我為半日稽。
晨登一葉舟,
醉兀十里溪。
醒來知何處,
歸路老更迷。
中文譯文:
海南北荒涼無人,
寺廟里冷落如同雞棲。
突然來到這榕樹林中,
橫跨在空中的棟梁。
門前有一口清冽的井,
洗去我兩腳上的泥土。
高堂上新磨的磚瓦,
窗戶上有角圭的花紋。
我側身倒在床上舒適地休息,
鼻息如同彩虹霓虹。
仆人們不愿離去,
我為此等待了半日。
清晨登上一葉小舟,
酒醉地漂浮在十里長的小溪上。
醒來時卻不知所在,
回程的路又迷失了方向。
詩意和賞析:
《自雷適廉宿于興廉村凈行院》是蘇軾的一首詩作,描繪了作者在偏僻之地的居住經歷。詩中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環境的感受和內心的情緒。
詩的開頭兩句“荒涼海南北,佛舍如雞棲。”直接勾勒出了荒涼孤寂的景象,以及佛寺冷落的情景。接著,詩人忽然來到榕樹林中,描繪了一根根橫跨在空中的棟梁,給人一種極具想象力的視覺感受。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作者在這個地方的生活環境。詩中提到的冽碧井、洗泥、高堂磨新磚、洞戶分角圭等細節,展示了作者對于生活瑣事的關注和對于美感的追求。
詩的結尾,以酒醉漂浮在小溪上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在這個陌生環境中的迷惘和困惑。詩人醒來時不知所在,回程的路又迷失了方向,傳達出一種迷茫和無奈的心情。
整首詩以簡潔、形象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于陌生環境的感受和內心的苦悶。展示了蘇軾對于生活細節的敏感觀察和獨特的思考方式,使人產生共鳴和思考。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和象征意象,增強了詩的意境和藝術感,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佛舍如雞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léi shì lián sù yú xìng lián cūn jìng xíng yuàn
自雷適廉宿于興廉村凈行院
huāng liáng hǎi nán běi, fú shě rú jī qī.
荒涼海南北,佛舍如雞棲。
hū cǐ róng lín zhōng, kuà kōng fēi gǒng jī.
忽此榕林中,跨空飛栱枅。
dāng mén liè bì jǐng, xǐ wǒ liǎng zú ní.
當門冽碧井,洗我兩足泥。
gāo táng mó xīn zhuān, dòng hù fēn jiǎo guī.
高堂磨新磚,洞戶分角圭。
dǎo chuáng biàn gān qǐn, bí xī rú hóng ní.
倒床便甘寢,鼻息如虹霓。
tóng pú bù kěn qù, wǒ wèi bàn rì jī.
僮仆不肯去,我為半日稽。
chén dēng yī yè zhōu, zuì wù shí lǐ xī.
晨登一葉舟,醉兀十里溪。
xǐng lái zhī hé chǔ, guī lù lǎo gèng mí.
醒來知何處,歸路老更迷。
“佛舍如雞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