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室依清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筑室依清流”全詩
辛苦見不識,今與農圃儔。
買田帶修竹,筑室依清流。
未能遣一力,分汝薪水憂。
坐念北歸日,此勞未易酬。
我獨遺以安,鹿門有前修。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陶貧士七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陶貧士七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家六兒子,流落三四州。
辛苦見不識,今與農圃儔。
買田帶修竹,筑室依清流。
未能遣一力,分汝薪水憂。
坐念北歸日,此勞未易酬。
我獨遺以安,鹿門有前修。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寫給陶貧士的七首詩之一。詩中表達了作者家中的六個兒子流落在外的辛苦和不得志的境遇,而作者自己則過著平靜安寧的生活。他購買田地,種植竹子,建造房屋,依靠清流而居。然而,他感到遺憾的是自己還不能完全解除兒子們的憂慮,無法幫助他們擺脫貧困。他靜坐思考著兒子們歸家的日子,明白這種辛勞并不容易得到回報。盡管如此,他仍然留下一份寧靜與安慰,期待著兒子們返回家園。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家庭的境況和他自己的心境。蘇軾通過對比家庭的困境和自己的安逸,展現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深情和無奈。詩中流露出對兒子們流落他鄉的牽掛和對家庭團聚的期望,同時也表達了對兒子們未來的擔憂。
詩中的"農圃儔"一詞,形象地描繪了作者與農民們一同勞作的場景,凸顯了作者與農民的親近和對農耕生活的向往。而"鹿門有前修"則映射了作者對兒子們前途的期許,希望他們能夠在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中有所成就。
整首詩詞流露出蘇軾對家庭、對兒子們的關懷之情,表達了一位父親對子女的愛與期望,同時也反映了那個時代士人對家庭團聚和平安幸福的向往。
“筑室依清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áo pín shì qī shǒu
和陶貧士七首
wǒ jiā liù ér zi, liú luò sān sì zhōu.
我家六兒子,流落三四州。
xīn kǔ jiàn bù shí, jīn yǔ nóng pǔ chóu.
辛苦見不識,今與農圃儔。
mǎi tián dài xiū zhú, zhù shì yī qīng liú.
買田帶修竹,筑室依清流。
wèi néng qiǎn yī lì, fēn rǔ xīn shuǐ yōu.
未能遣一力,分汝薪水憂。
zuò niàn běi guī rì, cǐ láo wèi yì chóu.
坐念北歸日,此勞未易酬。
wǒ dú yí yǐ ān, lù mén yǒu qián xiū.
我獨遺以安,鹿門有前修。
“筑室依清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