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酌金樽勸孟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酌金樽勸孟光”全詩
(子玉家有笛妓。
)牽衣男女繞太白,扇枕郎君煩阿香。
詩病逢春轉深痼,愁魔得酒暫奔忙。
醒時情味吾能說,日在西南白草岡。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子玉家宴用前韻見寄復答之》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子玉家宴用前韻見寄復答之》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自酌金樽勸孟光,
更教長笛奏伊涼。
牽衣男女繞太白,
扇枕郎君煩阿香。
詩病逢春轉深痼,
愁魔得酒暫奔忙。
醒時情味吾能說,
日在西南白草岡。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場子玉家的宴會。詩人自斟金杯,勸酒孟光(指宴會中的一位賓客),并邀請長笛吹奏伊涼曲。男女賓客圍繞太白(指宴會的主人)走動,扇子和枕頭帶給了郎君(指宴會的男主人)一些煩惱,而阿香(可能是一位笛妓)也讓他感到不安。詩人表示他的詩病在春天來臨時變得更加深重,但喝酒能夠暫時驅散憂愁。當他清醒時,他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而太陽在西南的白草岡上升起。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場生動而熱鬧的宴會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宴會中的人物和氛圍。詩人以自我飲酒勸孟光的方式,展示了宴會的歡樂氣氛。長笛奏起伊涼曲,增添了宴會的音樂和藝術元素。男女賓客圍繞著太白來回走動,展現了宴會的熱鬧和繁忙。詩人提到扇枕和阿香,暗示了宴會中的一些煩惱和不安,增加了情感的層次。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的內心感受。他稱自己的詩病在春天時更加深重,可能指的是他在春天時情感上的困擾和痛苦。然而,他認為喝酒能夠暫時驅散憂愁,讓他暫時擺脫痛苦的困擾。當他清醒時,他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這可能暗示了他在創作中尋求心靈的宣泄和表達。最后一句描述了太陽在西南的白草岡升起,可能寓意著新的一天的到來,帶來新的希望和可能性。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詩人內心感受的方式,展現了宴會的場景和詩人在其中的情感體驗。同時,詩人也在詩中抒發了對酒的倚賴以及對創作和表達的追求。這使得這首詩詞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和情感的張力,是蘇軾創作風格的典型體現。
“自酌金樽勸孟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i yù jiā yàn yòng qián yùn jiàn jì fù dá zhī
子玉家宴用前韻見寄復答之
zì zhuó jīn zūn quàn mèng guāng, gèng jiào cháng dí zòu yī liáng.
自酌金樽勸孟光,更教長笛奏伊涼。
zi yù jiā yǒu dí jì.
(子玉家有笛妓。
qiān yī nán nǚ rào tài bái, shàn zhěn láng jūn fán ā xiāng.
)牽衣男女繞太白,扇枕郎君煩阿香。
shī bìng féng chūn zhuǎn shēn gù, chóu mó dé jiǔ zàn bēn máng.
詩病逢春轉深痼,愁魔得酒暫奔忙。
xǐng shí qíng wèi wú néng shuō, rì zài xī nán bái cǎo gāng.
醒時情味吾能說,日在西南白草岡。
“自酌金樽勸孟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