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下黃花一醉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庭下黃花一醉同”全詩
不應屢費譏安石,但使無多酌次公。
鐘乳金釵人似玉,鹍弦鐵撥坐生風。
少卿尚有車茵在,頗覺寬容勝弱翁。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韓康公置酒見留》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韓康公置酒見留》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庭下黃花一醉同,重來雪巘已穹窿。
不應屢費譏安石,但使無多酌次公。
鐘乳金釵人似玉,鹍弦鐵撥坐生風。
少卿尚有車茵在,頗覺寬容勝弱翁。
中文譯文:
在庭院下,黃花一同陶醉,再次來到雪嶺已成穹窿。
不應該再多次費心譏笑安石,只要能喝上幾杯就行了,韓康公。
鐘乳狀的金釵人美如玉,鹍弦般的鐵撥動起來生出風。
年少的卿還有華麗的馬車在,感覺寬容勝過弱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在宋代以韻答復韓康公置酒邀請的詩作。詩中表達了詩人在酒宴中的心情和對生活的感慨。
首先,詩人以庭院中的黃花作為意象,表達了自己在酒宴上與韓康公一同陶醉的情景。黃花象征著繁華,詩人用它來形容酒宴的熱鬧和歡樂氛圍。
接著,詩人提到自己再次來到雪嶺已成穹窿,這里暗喻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雪嶺已經變得高不可攀,象征著歲月的積累和滄桑,而穹窿則表示詩人對于時光的感嘆和對于人生的思考。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暗指自己和韓康公在政治上的立場分歧。詩人說不應該再多次費心譏笑安石,表明自己對于安石的政治主張持有不同觀點,并表示只要能和韓康公一起喝上幾杯酒,就不再計較這些事情。
接下來,詩人以鐘乳金釵和鹍弦鐵撥作比喻,形容韓康公的形象和氣質。鐘乳金釵人似玉,表現了韓康公的美麗和高貴。鹍弦鐵撥坐生風,形容韓康公的風采和才華,他的一舉一動都能帶動周圍的氛圍。
最后,詩人提到少卿(指韓康公)還有車茵在,頗覺寬容勝過弱翁。這里表達了詩人對韓康公的贊賞和敬佩。少卿的寬容和胸懷勝過了詩人自己,這里的弱翁指的是詩人自己。詩人通過這句話表達了自己對于韓康公高尚品德和胸懷豁達的敬佩之情。
整首詩以韻答復韓康公的邀請,表達了詩人對于酒宴和人生的感慨,以及對于韓康公的贊賞和敬佩之情。通過運用各種意象和比喻手法,詩人將酒宴的歡樂、歲月的流轉、政治立場的分歧以及人物形象的描繪融合在一起,展現了復雜而深刻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詩以流暢的語言和韻律,表達了蘇軾對于人生和人情的獨到見解,展現了他的才情和詩詞的藝術魅力。
“庭下黃花一醉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án kāng gōng zhì jiǔ jiàn liú
次韻韓康公置酒見留
tíng xià huáng huā yī zuì tóng, chóng lái xuě yǎn yǐ qióng lóng.
庭下黃花一醉同,重來雪巘已穹窿。
bù yīng lǚ fèi jī ān shí, dàn shǐ wú duō zhuó cì gōng.
不應屢費譏安石,但使無多酌次公。
zhōng rǔ jīn chāi rén shì yù, kūn xián tiě bō zuò shēng fēng.
鐘乳金釵人似玉,鹍弦鐵撥坐生風。
shǎo qīng shàng yǒu chē yīn zài, pō jué kuān róng shèng ruò wēng.
少卿尚有車茵在,頗覺寬容勝弱翁。
“庭下黃花一醉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