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駕呂安邀不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命駕呂安邀不至”全詩
愁客倦吟花以酒,佳人休唱日銜山。
共知寒食明朝過,且赴僧窗半日閑。
命駕呂安邀不至,浴沂曾點暮方還。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同曾元恕游龍山呂穆仲不至》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曾元恕游龍山呂穆仲不至》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寫了詩人與朋友曾元恕游龍山,但另一位好友呂穆仲未能到達的情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春不覺老朱顏,
強半銷磨簿領間。
愁客倦吟花以酒,
佳人休唱日銜山。
共知寒食明朝過,
且赴僧窗半日閑。
命駕呂安邀不至,
浴沂曾點暮方還。
詩意:
這首詩詞以詩人蘇軾與曾元恕游龍山的經歷為背景,表達了對呂穆仲未能到達的遺憾和思念之情。詩人感嘆青春不知不覺地逝去,容顏早已蒼老。盡管有人世間的憂愁和疲倦,但他依然能通過吟詠花卉和品飲美酒來尋求慰藉。在這美麗的山景中,佳人不再唱歌,而是默默地承載著山的寂靜。詩人和曾元恕都知道明天是寒食節,但他們決定共同前往僧窗,度過一個半日的閑暇時光。然而,他們邀請的呂穆仲卻未能到達,只能期待下次再見。最后兩句表達了浴沂(一種植物)曾點燃了暮色,但仍未能等到呂穆仲的歸來。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筆觸展現了時光流轉和友情的情感。詩人運用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逝去青春的感慨和對未能相聚的遺憾之情。他通過描繪花卉、酒和山景,展示了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詩人和曾元恕共同度過時光,但呂穆仲的缺席讓整個場景顯得更加凄美和寂寥。這首詩詞通過對友情和時光的描繪,使讀者產生對青春易逝和珍惜眼前人的思考。同時,描述了大自然的寧靜和美麗,與人情的變幻和無常形成鮮明對比。整首詩詞憑借著細膩的情感描寫和意境的構建,展示了蘇軾高超的寫作技巧和對生活的深刻洞察。
“命駕呂安邀不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céng yuán shù yóu lóng shān lǚ mù zhòng bù zhì
同曾元恕游龍山呂穆仲不至
qīng chūn bù jué lǎo zhū yán, qiáng bàn xiāo mó bù lǐng jiān.
青春不覺老朱顏,強半銷磨簿領間。
chóu kè juàn yín huā yǐ jiǔ, jiā rén xiū chàng rì xián shān.
愁客倦吟花以酒,佳人休唱日銜山。
gòng zhī hán shí míng cháo guò, qiě fù sēng chuāng bàn rì xián.
共知寒食明朝過,且赴僧窗半日閑。
mìng jià lǚ ān yāo bù zhì, yù yí céng diǎn mù fāng hái.
命駕呂安邀不至,浴沂曾點暮方還。
“命駕呂安邀不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