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天為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與天為徒”全詩
噫帝沖德,與天為徒。
笙鏞遙遠,俎豆虛無。
春秋孝獻,回復此都。
分類:
《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景云舞》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景云舞》是唐代的一首詩詞,作者佚名。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景云彌漫,向我傳達帝王的祥瑞。啊,帝王充滿德行,與天地同為眾生的侍從。笙管的聲音遙遠而悠揚,祭器和祭品都顯得虛無飄渺。春秋時期的孝子和忠臣都會回應此次盛大的盛宴。
詩意:
《景云舞》描繪了一幅在太廟舉行的盛大祭典的場景。景云彌漫,象征著帝王的祥瑞和吉慶,這是天地對帝王的垂青和庇佑。詩中表達了帝王的德行至高無上,與天地同為眾生的侍從。笙管聲遙遠悠揚,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種虛無的意象,祭器和祭品都失去了實質性的存在,仿佛在強調一切都是虛幻的。最后,詩人提到春秋時期的孝子和忠臣會回應此次盛宴,強調了對歷史的回顧和傳承。
賞析:
《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景云舞》通過描繪景云、帝符、笙鏞、俎豆等元素,展示了古代宗廟祭祀的盛況和莊嚴肅穆的氛圍。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過景云和帝符等象征物的出現,傳達了帝王的尊貴和神圣,表達了帝王與天地同為徒的理念。同時,詩中對于祭器和祭品的描述,以及對春秋時期孝子忠臣的提及,展示了對傳統禮儀和歷史傳統的重視。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盛大祭典的場面,給人一種莊嚴肅穆而神秘的感覺,同時也引發人們對歷史文化的思考和回顧。
“與天為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o miào gē cí xiǎng tài miào yuè zhāng jǐng yún wǔ
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景云舞
jǐng yún fēi làn, gào wǒ dì fú.
景云霏爛,告我帝符。
yī dì chōng dé, yǔ tiān wèi tú.
噫帝沖德,與天為徒。
shēng yōng yáo yuǎn, zǔ dòu xū wú.
笙鏞遙遠,俎豆虛無。
chūn qiū xiào xiàn, huí fù cǐ dōu.
春秋孝獻,回復此都。
“與天為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