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船不到米如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北船不到米如珠”全詩
明日東家當祭灶,只雞斗酒定膰吾。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縱筆三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縱筆三首》是蘇軾的詩作,描述了一位陷入困境的詩人的心境和處境。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縱筆三首
北船不到米如珠,
醉飽蕭條半月無。
明日東家當祭灶,
只雞斗酒定膰吾。
中文譯文:
北方的船只未能送來稻米,就像珍珠一樣寶貴,
我飽飲美酒,卻感到寂寞,半個月過去了毫無進展。
明天我將去東家祭拜灶神,
只能斗酒獨飲,決定用雞肉來替代膳食。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在困境中的心境和處境。他描述了北方的船只未能運送稻米,這使得糧食變得異常珍貴。盡管他自己飽享美酒,但內心卻感到孤獨和寂寞,因為他的物質生活缺乏滿足。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只能期待明天去東家祭拜灶神,但他已經做好了只能獨自斗酒,用雞肉來替代膳食的準備。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生活境遇和內心的矛盾。北船不到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糧食短缺的現實困境,突顯了物質匱乏的壓力。然而,作者在物質匱乏的同時,用飽飲美酒來尋求慰藉,同時也表達了他的孤獨和寂寞感。最后,他將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明天的祭拜灶神上,但仍然只能斗酒獨飲,用雞肉來替代膳食,這種無奈和無力感在詩中得到了巧妙的表達。
整首詩意味深長,通過簡潔的句子和形象的比喻,傳遞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心境和對現實的思考。蘇軾以細膩的筆觸和深刻的感悟描繪了自己的生活處境,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一部分困境和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況。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才情橫溢的藝術風采,同時也引發人們對現實生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北船不到米如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òng bǐ sān shǒu
縱筆三首
běi chuán bú dào mǐ rú zhū, zuì bǎo xiāo tiáo bàn yuè wú.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飽蕭條半月無。
míng rì dōng jiā dàng jì zào, zhī jī dǒu jiǔ dìng fán wú.
明日東家當祭灶,只雞斗酒定膰吾。
“北船不到米如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