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是家人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乃是家人器”全詩
大星光相射,小星鬧若沸。
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
世俗強指摘,一一立名字。
南箕與北斗,乃是家人器。
天亦豈有之,無乃遂自謂。
迫觀知何如,遠想偶有以。
茫茫不可曉,使我長嘆喟。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夜行觀星》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行觀星》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夜晚觀賞星空時的景象以及作者對宇宙之大和人類之渺小的思考。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夜晚行走觀星,天空高遠氣候嚴寒,
星星們整齊地排列著。
大星亮光相互射出,
小星星熙熙攘攘,猶如沸騰。
天上的星辰與人類毫不相關,
唉,他們本來是干什么的呢?
世俗強行指點,一個個立下名號。
南箕和北斗,不過是天上的器物。
而天又何曾有過這樣的事物,
難道它們自己也認為如此嗎?
被迫觀賞,不知道該如何,
遠遠地想象或許有一些答案。
茫茫無法知曉,
讓我長時間地嘆息和感嘆。
詩意:
《夜行觀星》通過描述夜晚觀賞星空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宇宙之大和人類之渺小的思考。夜空中的星星整齊排列,大星亮光相互射出,小星星熙熙攘攘,給人以沸騰之感,與此同時,作者感到天上的星辰與人類并沒有什么直接聯系,對于宇宙的運行和自己的存在,他產生了一種無力感和困惑。世俗的命名和標簽無法改變星星的本質,南箕和北斗只是人為賦予的名字,而天空本身并沒有這些概念。在這樣的背景下,作者迫于無奈地觀賞星空,試圖遠離塵世的紛擾,尋找一些答案,但茫茫宇宙使他感到無法理解,只能長時間地嘆息和感嘆。
賞析:
《夜行觀星》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星空的壯麗景象,并通過對人類與宇宙關系的思考,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緒。詩中的星星象征著宇宙的秩序和龐大,而人類在這個宏大的宇宙中顯得微不足道。作者對天上星辰的無知和理解的困難,以及對世俗標簽的質疑,展現了他在面對宇宙莫測之謎時的無奈和迷茫。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在宇宙面前的渺小感和對人類存在意義的思索,以及對現實社會中對事物過度命名和歸類的批判。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生動的形象和深邃的思考,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發人們對宇宙、人類命運和人生價值的思考。
“乃是家人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xíng guān xīng
夜行觀星
tiān gāo yè qì yán, liè sù sēn jiù wèi.
天高夜氣嚴,列宿森就位。
dà xīng guāng xiāng shè, xiǎo xīng nào ruò fèi.
大星光相射,小星鬧若沸。
tiān rén bù xiāng gān, jiē bǐ běn hé shì.
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
shì sú qiáng zhǐ zhāi, yī yī lì míng zì.
世俗強指摘,一一立名字。
nán jī yǔ běi dǒu, nǎi shì jiā rén qì.
南箕與北斗,乃是家人器。
tiān yì qǐ yǒu zhī, wú nǎi suì zì wèi.
天亦豈有之,無乃遂自謂。
pò guān zhī hé rú, yuǎn xiǎng ǒu yǒu yǐ.
迫觀知何如,遠想偶有以。
máng máng bù kě xiǎo, shǐ wǒ cháng tàn kuì.
茫茫不可曉,使我長嘆喟。
“乃是家人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