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復艤舟尋紫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聊復艤舟尋紫翠”全詩
聊復艤舟尋紫翠,不妨持節散陳紅。
高懷卻有云門興,好句真傅雪竇風。
唱我三人無譜曲,馮夷亦合舞幽宮。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再和并答楊次公》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和并答楊次公》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毘盧海上妙高峰,
二老遙知說此翁。
聊復艤舟尋紫翠,
不妨持節散陳紅。
高懷卻有云門興,
好句真傅雪竇風。
唱我三人無譜曲,
馮夷亦合舞幽宮。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詩人情感為主題。詩中描述了毘盧海上的妙高峰,以及詩人與楊次公在遠方互相傾訴的情景。詩人提到自己乘船尋找紫翠之地,表示他心靈的自由追求。他不拘泥于世俗的約束,而是愿意在陳紅(詩詞中一種紅色花卉的名字)的陪伴下自由地生活。
詩人蘇軾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自己的高懷和對詩詞的熱愛。他稱自己和楊次公都能創作出好句子,這些句子就像是雪竇山上的風一樣真實和美妙。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軾與馮夷(古代音樂家)一起歌唱、舞蹈的愿望,將自己的情感和藝術融入到幽宮之中。
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獨特的情感表達和意境描繪為特點,展現了他對自然和藝術的熱愛。詩中的毘盧海峰和紫翠之地等描寫,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追求自由和內心尋求的愿望。詩人的高懷和對詩詞的贊美,展示了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追求卓越的態度。
此外,詩中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軾對音樂和舞蹈的向往。他希望能與馮夷一起創作歌曲和舞蹈,將自己的藝術融入到幽宮之中,展現出他對音樂和舞蹈的熱愛和追求。整首詩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情感表達,展現了蘇軾的藝術追求和對自由人生的向往。
“聊復艤舟尋紫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hé bìng dá yáng cì gōng
再和并答楊次公
pí lú hǎi shàng miào gāo fēng, èr lǎo yáo zhī shuō cǐ wēng.
毘盧海上妙高峰,二老遙知說此翁。
liáo fù yǐ zhōu xún zǐ cuì, bù fáng chí jié sàn chén hóng.
聊復艤舟尋紫翠,不妨持節散陳紅。
gāo huái què yǒu yún mén xìng, hǎo jù zhēn fù xuě dòu fēng.
高懷卻有云門興,好句真傅雪竇風。
chàng wǒ sān rén wú pǔ qǔ, féng yí yì hé wǔ yōu gōng.
唱我三人無譜曲,馮夷亦合舞幽宮。
“聊復艤舟尋紫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