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既失三遺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荊州既失三遺老”全詩
力疾來辭如永訣,古書跋贊許猶新。
荊州既失三遺老,碧落新添幾侍宸。
若誦子虛真異世,酒傭尸佞是何人。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附米黻所作挽詩五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附米黻所作挽詩五首》是蘇軾在宋代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生出處不同塵,
末路相知太息頻。
力疾來辭如永訣,
古書跋贊許猶新。
荊州既失三遺老,
碧落新添幾侍宸。
若誦子虛真異世,
酒傭尸佞是何人。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蘇軾對好友米黻去世的挽詞。詩人描述了自己與米黻的交情,表達了對米黻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時光流轉、人事易逝的感慨之情。詩中還表達了對古書中的贊賞和對社會現象的批評。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筆觸表達了對好友米黻去世的哀思和感慨。首句“平生出處不同塵”,表達了詩人和米黻在人生道路上的不同遭遇和經歷,但他們仍能相知相惜。接著,“末路相知太息頻”一句,描繪了在末路之際,詩人與米黻頻頻嘆息、相互傾訴的情景。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以痛惜之情表達了對米黻的告別。他將米黻的離去比作“永訣”,意味著永遠的離別。然后,他提到了古書中的跋文,稱贊其依然新鮮,暗示了米黻的才華和學識。
接下來,詩人談到了荊州失去了三位令人敬重的老人,而碧落(指天空)卻增添了幾個侍奉皇室的人。這里,詩人表達了對時局變遷和社會現象的憂慮和批評,暗示了社會的腐敗和權貴的崛起。
最后兩句“若誦子虛真異世,酒傭尸佞是何人”,詩人以反問的形式表達了對時世之人的疑問。他對子虛(指虛偽)和真(指真實)兩種不同的世界的對比,以及對酒傭(指酒肆中的服務員)和尸佞(指廟堂之中的奸佞之徒)的質疑,顯示了詩人對社會風氣的不滿和對真實價值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友誼、時光流轉和社會現象的描繪,展現了蘇軾對逝去友人的懷念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真實和高尚價值的追求。
“荊州既失三遺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mǐ fú suǒ zuò wǎn shī wǔ shǒu
附米黻所作挽詩五首
píng shēng chū chù bù tóng chén, mò lù xiāng zhī tài xī pín.
平生出處不同塵,末路相知太息頻。
lì jí lái cí rú yǒng jué, gǔ shū bá zàn xǔ yóu xīn.
力疾來辭如永訣,古書跋贊許猶新。
jīng zhōu jì shī sān yí lǎo, bì luò xīn tiān jǐ shì chén.
荊州既失三遺老,碧落新添幾侍宸。
ruò sòng zǐ xū zhēn yì shì, jiǔ yōng shī nìng shì hé rén.
若誦子虛真異世,酒傭尸佞是何人。
“荊州既失三遺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