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言自古為數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多言自古為數窮”全詩
多言自古為數窮,微中有時堪解紛。
癡人但數羊羔兒,不知何者是左慈。
千章萬句卒非我,急走捉君應已遲。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孔毅父集古人句見贈五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孔毅父集古人句見贈五首》是蘇軾的一首詩。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膏明蘭臭俱自焚,
象牙翠羽床其身。
多言自古為數窮,
微中有時堪解紛。
癡人但數羊羔兒,
不知何者是左慈。
千章萬句卒非我,
急走捉君應已遲。
詩意:
這首詩以描寫自嘲的方式表達了蘇軾對自己才華的認識和對文學創作的看法。詩中通過對自己的評價,既表達了對自身局限的認識,也展現了對古人才華的敬佩。
賞析:
首句中的"膏明蘭臭俱自焚"意指明亮的燈光和芬芳的蘭花都自己燃燒殆盡,象征蘇軾的才華和精力都被消耗殆盡。"象牙翠羽床其身"則用象牙、翠羽等貴重材料來形容自己的身份地位,暗示蘇軾在社會上的地位和名望。
接下來的兩句"多言自古為數窮,微中有時堪解紛"表達了蘇軾對過度言辭的反思。他認為過多地言辭并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在微妙之中,有時才能解決困惑和紛爭。
接著,詩中出現了"癡人但數羊羔兒,不知何者是左慈"。這里的"癡人"指的是蘇軾自己,而"羊羔兒"是指自己的詩句。蘇軾自嘲地表示,他雖然能寫出很多詩句,但并不知道哪些是優秀的作品,哪些是平庸之作。"左慈"指的是古代道教人物,這里是指蘇軾對自己的判斷力持懷疑態度。
最后兩句"千章萬句卒非我,急走捉君應已遲"表明蘇軾對自己創作的謙遜態度。他認為自己創作的詩文無法與古人相媲美,追趕古人已經晚了。這句話既是自嘲,也展現了對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
整首詩以自嘲和反思的口吻,表達了蘇軾對自己才華的認識和對傳統文化的敬重。他以謙遜的態度面對自己的才華和創作,同時對古人的才華充滿敬佩,展現出他對文學追求的態度。
“多言自古為數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kǒng yì fù jí gǔ rén jù jiàn zèng wǔ shǒu
次韻孔毅父集古人句見贈五首
gāo míng lán chòu jù zì fén, xiàng yá cuì yǔ chuáng qí shēn.
膏明蘭臭俱自焚,象牙翠羽床其身。
duō yán zì gǔ wéi shù qióng, wēi zhōng yǒu shí kān jiě fēn.
多言自古為數窮,微中有時堪解紛。
chī rén dàn shù yáng gāo ér, bù zhī hé zhě shì zuǒ cí.
癡人但數羊羔兒,不知何者是左慈。
qiān zhāng wàn jù zú fēi wǒ, jí zǒu zhuō jūn yīng yǐ chí.
千章萬句卒非我,急走捉君應已遲。
“多言自古為數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