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勻了一番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番勻了一番多”全詩
淚眼無窮似梅雨,一番勻了一番多。
天上麒麟豈混塵,籠中翡翠不由身。
那知昨夜香閨里,更有偷啼暗別人。
蓮子劈開須見臆,楸枰著盡更無期。
破衫卻有重逢處,一飯何曾忘卻時。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席上代人贈別三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席上代人贈別三首》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凄音怨亂不成歌,
縱使重來奈老何。
淚眼無窮似梅雨,
一番勻了一番多。
這首詩詞以凄涼的音調表達了蘇軾在離別時的傷感之情。作者表示即使重來一次,也無法改變老去的命運。淚水如同不停的梅雨一樣,無盡地涌現,一次又一次。
天上麒麟豈混塵,
籠中翡翠不由身。
那知昨夜香閨里,
更有偷啼暗別人。
這里作者使用了比喻,將自己比作天上的麒麟和籠中的翡翠,暗示自己高貴的身份和無法自由的困境。然而,作者在昨夜的香閨中卻發現,還有其他人默默地流淚、悄悄地離別。
蓮子劈開須見臆,
楸枰著盡更無期。
破衫卻有重逢處,
一飯何曾忘卻時。
在這里,作者以蓮子比喻人的心思,表示只有將蓮子劈開才能看到其中的芯,也就是人的內心。楸枰是圍棋的一種術語,用來比喻事情的結局。作者表示,事情已經到了盡頭,沒有了延續的期待。然而,雖然破衣破衫,卻依然可以有重逢的機會,一頓簡單的飯菜也能讓人回憶起往昔的美好時光。
這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感慨和思考表達了人生中的離別和無常。作者通過比喻、象征的手法,描繪了自己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離別的悲傷、老去的無奈以及生活中那些微小而珍貴的瞬間,都在詩詞中得到了深情的描繪。整首詩詞流露出一種對于命運和生活的無奈和思索,同時也表達了對于重逢和回憶的渴望和珍惜。
“一番勻了一番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 shàng dài rén zèng bié sān shǒu
席上代人贈別三首
qī yīn yuàn luàn bù chéng gē, zòng shǐ chóng lái nài lǎo hé.
凄音怨亂不成歌,縱使重來奈老何。
lèi yǎn wú qióng shì méi yǔ, yī fān yún le yī fān duō.
淚眼無窮似梅雨,一番勻了一番多。
tiān shàng qí lín qǐ hùn chén, lóng zhōng fěi cuì bù yóu shēn.
天上麒麟豈混塵,籠中翡翠不由身。
nǎ zhī zuó yè xiāng guī lǐ, gèng yǒu tōu tí àn bié rén.
那知昨夜香閨里,更有偷啼暗別人。
lián zǐ pī kāi xū jiàn yì, qiū píng zhe jǐn gèng wú qī.
蓮子劈開須見臆,楸枰著盡更無期。
pò shān què yǒu chóng féng chù, yī fàn hé zēng wàng què shí.
破衫卻有重逢處,一飯何曾忘卻時。
“一番勻了一番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