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尾光卓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鱗尾光卓犖”全詩
那將一寸金,令足三冬學。
餉魚欲自洗,鱗尾光卓犖。
我是騎鯨手,聊堪充鹿角。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明日復以大魚為饋重二十斤且求詩故復戲之》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明日復以大魚為饋重二十斤且求詩故復戲之》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明日復以大魚為饋重二十斤且求詩故復戲之,
漢廷九尺人,誰似老方朔。
那將一寸金,令足三冬學。
餉魚欲自洗,鱗尾光卓犖。
我是騎鯨手,聊堪充鹿角。
中文譯文:
明天再以一條重達二十斤的大魚作為贈品,還求得一首詩以供娛樂。
漢廷之中有個身高九尺的人,與老方朔相比如何?
即使有一寸黃金,也無法讓人一蹴而就。
準備將魚洗凈,魚鱗閃爍耀眼。
我就像是騎在鯨魚上的人,勉強可以充當鹿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的作品,描述了一個幽默而夸張的場景。詩中的主人公自嘲地說,明天將再次以一條重達二十斤的大魚作為贈品,希望能夠得到一首詩作以增添樂趣。接著,他比喻自己為漢朝時期有名的方朔,稱自己身高九尺,與方朔相比,是否能夠勝出。然后,他提到即便有一寸黃金,也無法使他一夜之間變得卓有成就。最后,他以幽默的口吻描述了自己騎在鯨魚上的形象,將這種夸張的場景與鹿角進行對比。
整首詩以幽默夸張的語言表達了作者自嘲的心態。作者用一個明天要賞賜大魚并求得一首詩的情景來揭示自己的愿望和期待,同時通過對自己和方朔的對比,展示了自己的自謙之態。最后的比喻則增加了詩意的幽默感,使整首詩頗具趣味性。
這首詩展示了蘇軾在宋代文壇上的幽默才華和自嘲風格,同時也表現了他對詩歌創作和人生的一種淡泊豁達的態度。
“鱗尾光卓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íng rì fù yǐ dà yú wèi kuì zhòng èr shí jīn qiě qiú shī gù fù xì zhī
明日復以大魚為饋重二十斤且求詩故復戲之
hàn tíng jiǔ chǐ rén, shuí shì lǎo fāng shuò.
漢廷九尺人,誰似老方朔。
nà jiāng yī cùn jīn, lìng zú sān dōng xué.
那將一寸金,令足三冬學。
xiǎng yú yù zì xǐ, lín wěi guāng zhuō luò.
餉魚欲自洗,鱗尾光卓犖。
wǒ shì qí jīng shǒu, liáo kān chōng lù jiǎo.
我是騎鯨手,聊堪充鹿角。
“鱗尾光卓犖”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