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汝翁如汝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憶昔汝翁如汝長”全詩
憶昔汝翁如汝長,筆頭一落三千字。
世人聞此皆大笑,慎勿生兒兩翁似。
不知樗櫟薦明堂,何以鹽車壓千里。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別子由三首兼別遲》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別子由三首兼別遲》
兩翁歸隱非難事,
惟要傳家好兒子。
憶昔汝翁如汝長,
筆頭一落三千字。
世人聞此皆大笑,
慎勿生兒兩翁似。
不知樗櫟薦明堂,
何以鹽車壓千里。
中文譯文:
兩位老翁歸隱并不是一件難事,
關鍵在于要有能傳承家業的好兒子。
回憶起過去,你的父親就像你一樣出類拔萃,
一字落筆便能寫出三千字。
當世人聽到這個故事都大笑不止,
請謹慎不要生出兩位老翁一樣的兒子。
不知道樗櫟之木如何能夠供奉到明堂高位,
以至于連鹽車也無法壓過千里之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通過描寫兩位老翁的歸隱和傳承家業的問題,表達了他對家庭和后代的關注和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歸隱并不是一件難事,這可以理解為退隱離世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然而,蘇軾強調了關鍵的一點,那就是要有一個能夠傳承家業的優秀兒子。這句話凸顯出他對家族延續和子孫后代的重視。
接下來,蘇軾回憶起過去,贊美自己的父親擅長文學,一字落筆就能寫出三千字。這里的父親被描繪成了一個卓越的人物,突顯了家族的才華和傳統。然而,當世人聽到這個故事后,他們大笑不止。這是蘇軾對于世人對于傳承家族文化的輕視和嘲笑的反思。他警告人們不要生出和他一樣的兩位老翁,意味著兒子不能只是重復父親的成就,而應該有自己的獨立發展。
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軾對于社會的不滿和對于家族的期望。他說不知道樗櫟之木(即材質堅硬的樹木)如何能夠供奉到明堂高位,以至于連鹽車也無法壓過千里之遙。這里明堂指的是高官顯貴的地位,鹽車則是財富和權力的象征。蘇軾暗示著社會上存在著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現象,他希望能夠通過家族的努力和才華來改變這種局面。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于家庭和后代的關切,以及對于社會現象的批判。他希望家族能夠有好的傳承,同時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社會的不公和不合理。
“憶昔汝翁如汝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zǐ yóu sān shǒu jiān bié chí
別子由三首兼別遲
liǎng wēng guī yǐn fēi nàn shì, wéi yào chuán jiā hǎo ér zi.
兩翁歸隱非難事,惟要傳家好兒子。
yì xī rǔ wēng rú rǔ zhǎng, bǐ tóu yī luò sān qiān zì.
憶昔汝翁如汝長,筆頭一落三千字。
shì rén wén cǐ jiē dà xiào, shèn wù shēng ér liǎng wēng shì.
世人聞此皆大笑,慎勿生兒兩翁似。
bù zhī chū lì jiàn míng táng, hé yǐ yán chē yā qiān lǐ.
不知樗櫟薦明堂,何以鹽車壓千里。
“憶昔汝翁如汝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