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身寄一漚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早知身寄一漚中”全詩
(近聞莘老、公擇皆逝,故有此句。
)昨夢已論三世事,歲寒猶喜五人同。
(軾與子中、彥祖、子敦、完夫同試舉人景德寺,今皆健。
)雨余北固山圍座,春盡西湖水映空。
差勝四明狂監在,更將老眼犯塵紅。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林子中王彥祖唱酬》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是蘇軾在宋代寫的,《次韻林子中王彥祖唱酬》。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早知身寄一漚中,晚節尤驚落木風。
(早知道自己被困在這個狹小的地方,晚年的風采也受到了風雨的侵蝕。)
近聞莘老、公擇皆逝,故有此句。
(最近聽說莘老和公擇都已經去世,因此有了這樣的感慨。)
昨夢已論三世事,歲寒猶喜五人同。
(昨夜夢中已經討論了人生的三個階段,盡管歲月寒冷,但依然喜悅五個朋友同在。)
雨余北固山圍座,春盡西湖水映空。
(雨后,北固山環繞著我們的座位,春天結束時,西湖的水面映照著空曠。)
差勝四明狂監在,更將老眼犯塵紅。
(與四明狂監相比,我更愿意保持我老年的熱情。)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自己晚年境況的感慨。他在詩中提到自己早年的抱負與晚年的失落。他感嘆朋友莘老和公擇已經去世,意味著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他在夢中思考了人生的三個階段,并對五個朋友的團結和友誼表示欣喜。詩中還描繪了北固山和西湖的景色,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自然的變化。最后,他與四明狂監相比,表達了對保持年輕心態和熱情的渴望。
這首詩詞通過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晚年狀態的憂慮和對友誼的珍視。同時,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歲月變遷和對保持年輕心態的渴望。整首詩詞情感深沉,意境優美,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感悟和對人生的思考。
“早知身寄一漚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ín zi zhōng wáng yàn zǔ chàng chóu
次韻林子中王彥祖唱酬
zǎo zhī shēn jì yī ōu zhōng, wǎn jié yóu jīng luò mù fēng.
早知身寄一漚中,晚節尤驚落木風。
jìn wén shēn lǎo gōng zé jiē shì, gù yǒu cǐ jù.
(近聞莘老、公擇皆逝,故有此句。
zuó mèng yǐ lùn sān shì shì, suì hán yóu xǐ wǔ rén tóng.
)昨夢已論三世事,歲寒猶喜五人同。
shì yǔ zi zhōng yàn zǔ zi dūn wán fū tóng shì jǔ rén jǐng dé sì, jīn jiē jiàn.
(軾與子中、彥祖、子敦、完夫同試舉人景德寺,今皆健。
yǔ yú běi gù shān wéi zuò, chūn jǐn xī hú shuǐ yìng kōng.
)雨余北固山圍座,春盡西湖水映空。
chà shèng sì míng kuáng jiān zài, gèng jiāng lǎo yǎn fàn chén hóng.
差勝四明狂監在,更將老眼犯塵紅。
“早知身寄一漚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