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莫放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蛟龍莫放睡”全詩
蛟龍莫放睡,雷雨直須休。
要會無窮火,嘗觀未盡油。
夜深人散后,惟有一燈留。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海上道人傳以神守氣訣》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海上道人傳以神守氣訣》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只有在起初作時,才能在完成之處停止。
蛟龍切勿放縱睡眠,雷雨必須停止。
要能掌握無窮的火焰,嘗盡未曾燃燒的油。
深夜人已散去,只有一盞孤燈留下。
詩意:
這首詩詞以修煉內丹之道為主題,表達了蘇軾對于修身養性的思考和追求。詩中運用了象征性的意象和富有禪意的語言,詩人通過描繪一位海上道士的修行經歷,寄寓了人生的修行和追求精神境界的主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精確的意象展現了修行者的境界和修煉之道。詩的前半部分強調了起始和結束的重要性,強調了在開始時要保持專注,而在結束時要有所收斂。蛟龍和雷雨象征著外界的干擾和誘惑,詩人告誡修行者要時刻保持警覺,不被外界的誘惑所迷惑,雷雨也象征著內心的沖突和矛盾,只有停止才能獲得平靜。詩的后半部分以火焰和油為象征,表達了修行者對于精神修煉的追求和不斷探索的決心。最后一句描繪了深夜中孤燈的景象,寓意修行者在眾人散去后,仍然保持初心和堅守,追求內心的明亮和安寧。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于人生修行和精神追求的思考。它不僅具有禪宗的意味,同時也傳達了對于內心寧靜和專注的追求,呼喚人們在喧囂世界中尋找內心的凈土。
“蛟龍莫放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i shàng dào rén chuán yǐ shén shǒu qì jué
海上道人傳以神守氣訣
dàn xiàng qǐ shí zuò, hái yú zuò chù shōu.
但向起時作,還于作處收。
jiāo lóng mò fàng shuì, léi yǔ zhí xū xiū.
蛟龍莫放睡,雷雨直須休。
yào huì wú qióng huǒ, cháng guān wèi jǐn yóu.
要會無窮火,嘗觀未盡油。
yè shēn rén sàn hòu, wéi yǒu yī dēng liú.
夜深人散后,惟有一燈留。
“蛟龍莫放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