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怎么讀 睡的意思

漢字 | 睡 |
---|---|
讀音 |
|
注音 | ㄕㄨㄟˋ |
部首 | [目] 目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8 |
異體字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761 |
其它編碼 | 五筆:htgf 倉頡:buhjm 鄭碼:lmeb 四角:62015 |
筆順編碼 | 2511131212211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一一ノ一丨一丨丨一一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橫 豎 橫 豎 豎 橫 橫 |
睡字的意思
睡覺:早睡早起。睡著了。
睡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睡
shuì ㄕㄨㄟˋ
閉目安息,大腦皮質處于休息狀態:睡意。睡覺。睡夢。睡眠。入睡。睡魔(喻強烈的睡意)。英語 sleep, doze
德語 Schlaf (S)?,Schlafenszeit (S)?,Schlafzimmer (S)?,ins Bett gehen, schlafen, einschlafen (V)
法語 dormir,se coucher
睡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睡 shuì
〈動〉
(1) (會意。從目,垂聲。指眼瞼下垂,打瞌睡。本義:坐著打瞌睡)
(2) 同本義 [doze off]
睡,坐寐也。——《說文》
讀書欲睡,引錐自剌其股。——《戰國策·秦策》
孝公既見 衛鞅,語事良久, 孝公時時睡,弗聽。——《史記·商君列傳》
又如:睡晌覺(睡午覺);睡寐(瞌睡;打盹)
(3) [中古以后為]睡著 [sleep]
童微伺其睡,以縛背刃,力上下,得絕,因取刃殺之。—— 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子燦寐而醒,客則鼾睡炕上矣。—— 明· 魏禧《大鐵椎傳》
夫妻心稍愿,但幾神思氣癡木,奄奄思睡。——《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睡頭(睡眠的興致);睡囈(夢話);睡魔(因做惡夢而驚叫、呻吟);睡長覺(死去);睡鞋(小腳女人睡眠穿的軟底鞋)
(4) 躺,躺下,躺臥 [lie;lie down]。
如:睡鴨爐(古代的一種香爐。造型如鴨入睡,腹內焚香,煙從口出)
睡字的辭典解釋
閉目安息,使身心凝定沉靜,以休養精神。如:「沉睡」。《漢書·卷四八·賈誼傳》:「斥候望烽燧不得臥,將吏披介冑而睡。」
躺。《儒林外史·第一二回》:「那些朋友們和我賭賽,叫我睡在街心裡,把膀子伸著,等那車來。」
形睡眠時用的。如:「睡衣」、「睡袍」。
康熙字典解釋
睡【午集中】【目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是僞切《集韻》《韻會》樹僞切《正韻》殊僞切,??音瑞。《說文》坐寐也。《史記·商君傳》衞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前漢·賈誼治安策》將吏被介冑而睡。
又花名。《淸異錄》盧山一比丘晝寢石上,夢中聞花香,旣覺,尋香求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謂乃花中祥瑞,遂以瑞易睡。
又草名。《洞冥記》末多國有五味草,食之使人不眠,名曰卻睡草。《述異記》桂林有睡草,見之則令人睡。亦呼爲懶婦箴。《說文》本作??,從目??聲。《六書故》睡卽古寐字。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睡【卷四】【目部】
坐寐也。從目垂。是僞切
說文解字注
(睡)坐寐也。知爲坐寐者、以其字從垂也。左傳曰。坐而假寐。戰國策。讀書欲睡。從目??。宋本無聲字。此以會意包形聲也。目?者、目瞼垂而下。坐則爾。是僞切。古音在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