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此陰睛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及此陰睛間”全詩
骨香不自知,色淺意殊深。
移栽青蓮宇,遂冠薝卜林。
紉為楚臣佩,散落天女襟。
君持風霜節,耳冷歌笑音。
一逢蘭蕙質,稍回鐵石心。
置酒要妍暖,養花須晏陰。
及此陰睛間,恐致慳墻霖。
彩云智易散,鷤鴃憂先吟。
明朝便陳跡,試著丹青臨。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曹子方龍山真覺院瑞香花》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曹子方龍山真覺院瑞香花》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幽香結淺紫,來自孤云岑。
幽香:指瑞香花散發的淡雅芳香。
結淺紫:花朵顏色淺紫。
孤云岑:指高山之上的云霧。
骨香不自知,色淺意殊深。
骨香:指瑞香花的香氣根深蒂固,不自覺地散發出來。
色淺意殊深:花色雖然淺淡,但寓意卻很深遠。
移栽青蓮宇,遂冠薝卜林。
移栽:將瑞香花移植到青蓮宇中,青蓮宇指佛寺。
薝卜林:瑞香花盛產的地方,表示瑞香花的繁茂。
紉為楚臣佩,散落天女襟。
紉為楚臣佩:比喻將瑞香花制作成佩帶,象征著楚國臣子的忠誠。
散落天女襟:瑞香花的芳香彌漫在天女的衣襟之間,形容其香氣彌漫。
君持風霜節,耳冷歌笑音。
君持風霜節:指作詩的蘇軾,把自己比作承受風霜的植物,表示自己堅韌不拔。
耳冷歌笑音:即使風寒襲人,也不妨礙他歌唱歡笑。
一逢蘭蕙質,稍回鐵石心。
一逢蘭蕙質:遇到高雅純潔的事物,指蘇軾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崇敬。
稍回鐵石心:稍稍回心轉意,暫時離開堅定的意志。
置酒要妍暖,養花須晏陰。
置酒要妍暖:飲酒要取暖尋歡,抒發真情。
養花須晏陰:養花需要遮蔭,表示對花朵的呵護。
及此陰睛間,恐致慳墻霖。
及此陰睛間:到了這種陰雨連綿的時候。
慳墻霖:指連綿的細雨,墻上的雨水。
彩云智易散,鷤鴃憂先吟。
彩云智易散:美好的事物很容易消散,比喻美好的時光轉瞬即逝。
鷤鴃憂先吟:鷤鴃(音tí lí)是一種鳥,表示蘇軾擔心美好時光的結束,因此先吟詩抒發憂愁。
明朝便陳跡,試著丹青臨。
明朝便陳跡:明天就成為過去,指美好時光的短暫。
試著丹青臨:嘗試用丹青筆墨將美好時光描繪出來,表示蘇軾想《次韻曹子方龍山真覺院瑞香花》是蘇軾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幽香結淺紫,來自孤云岑。
幽香在淡紫色中散發,仿佛來自孤立的云霧之中。
骨香不自知,色淺意殊深。
瑞香花的香氣深藏骨髓,不自覺地散發出來,花色雖然淺淡,但寓意卻很深遠。
移栽青蓮宇,遂冠薝卜林。
將瑞香花移植到青蓮寺中,使其在薝卜林(瑞香花盛產之地)中繁榮生長。
紉為楚臣佩,散落天女襟。
將其制成佩帶,象征著忠誠的楚國臣子,芬芳的香氣散落在天女的衣襟之間。
君持風霜節,耳冷歌笑音。
詩人自比承受風霜的植物,堅韌不拔,即使風寒襲人,也不能阻擋歌唱歡笑之音。
一逢蘭蕙質,稍回鐵石心。
一旦遇到高雅純潔的事物,稍稍回心轉意,暫時離開堅定的信念。
置酒要妍暖,養花須晏陰。
飲酒要取暖尋歡,抒發真情;養花須在陰涼之處,表示對花卉的呵護。
及此陰睛間,恐致慳墻霖。
此刻正值陰雨連綿的時候,擔心雨水滋潤墻壁,導致墻壁滲漏。
彩云智易散,鷤鴃憂先吟。
美好的時光很容易消逝,蘇軾擔心美好時光的結束,因此先吟唱憂愁之音。
明朝便陳跡,試著丹青臨。
明天即成為過去,美好時光短暫。蘇軾試圖用繪畫的方式將美好時光留存下來。
“及此陰睛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cáo zi fāng lóng shān zhēn jué yuàn ruì xiāng huā
次韻曹子方龍山真覺院瑞香花
yōu xiāng jié qiǎn zǐ, lái zì gū yún cén.
幽香結淺紫,來自孤云岑。
gǔ xiāng bù zì zhī, sè qiǎn yì shū shēn.
骨香不自知,色淺意殊深。
yí zāi qīng lián yǔ, suì guān zhān bo lín.
移栽青蓮宇,遂冠薝卜林。
rèn wèi chǔ chén pèi, sàn luò tiān nǚ jīn.
紉為楚臣佩,散落天女襟。
jūn chí fēng shuāng jié, ěr lěng gē xiào yīn.
君持風霜節,耳冷歌笑音。
yī féng lán huì zhì, shāo huí tiě shí xīn.
一逢蘭蕙質,稍回鐵石心。
zhì jiǔ yào yán nuǎn, yǎng huā xū yàn yīn.
置酒要妍暖,養花須晏陰。
jí cǐ yīn jīng jiān, kǒng zhì qiān qiáng lín.
及此陰睛間,恐致慳墻霖。
cǎi yún zhì yì sàn, tí jué yōu xiān yín.
彩云智易散,鷤鴃憂先吟。
míng cháo biàn chén jī, shì zhe dān qīng lín.
明朝便陳跡,試著丹青臨。
“及此陰睛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